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创办了一所旨在帮助贫困的农村妇女进城的家政学校。这所被人戏称为“大经济学家培训‘小保姆’”的学校,究竟有哪些与众不同之处? 20日,记者来到了位于北京通州开发区张家湾成人学校院内的富平职业技能培训学校。 一辆高级轿车,接走了那个穿水红褂子的成武小姑娘 当晚,记者执意要住在学校里。 “你就睡我的床吧,有蚊帐。” 随校长索桂芝来到教师宿舍,发现里面的陈设、被褥和学生的一模一样,也是上下床,几张旧书桌。记者想洗洗一路的灰尘,索歉然地说,条件差,没地方洗澡,墙角上搭了个棚子,老师和学生都是晚上端盆水,分批进去洗。 第二天的早饭是薄油饼、咸菜和大米稀饭,有几个姑娘从食堂里找出来昨天剩下的炸酱,拿大葱蘸着吃起来。上前一问,果然来自山东成武。 由于茅于轼的声望,富平学校的客户层次较高。就在记者采访时,有个姑娘匆匆地跑来,“快,记者姐姐。”她拉起我就跑,一辆黑色的高级轿车正缓缓驶出校园。 索校长说:“你晚来一步,孔丹丹刚刚走,那个客户一直拉着丹丹的手扶进车里。”“孔丹丹?”“就是刚刚还在吃葱蘸酱的那个呀,个子小小的,穿着水红的褂子!” 葱蘸酱?高级轿车?这个还带着家乡饮食习惯的小姑娘能适应这样的反差吗? “黑暗时,要想办法让你周围重新亮起来” 明亮的教室,突然关掉了灯,漆黑一片——应该怎样做? 这是富平学校一节课的场景设计。学生不约而同:“开灯——”索桂芝以灯喻理:“黑暗时,不能耍小性子,一走了之,要想办法,让你周围重新亮起来。” 富平学校学生的培训时间只有一个月,她们要在这一个月里,掌握所需的各种基本技能。但最重要的是心理激励。索桂芝解释说:“农村的孩子向往大城市,但她们对城市太陌生,会因陌生而恐惧。稍遇挫折,可能就会回头。这需要激励。” 在这个校园里,心理激励的氛围很浓:翻开一名学生的笔记本,只见扉页上写着:“心态决定命运,命运=抉择”,教室的墙上是各种标语:“我为你勇敢地走出偏僻的山村而喝彩!我为你每一次努力克服困难而鼓掌!”、“上了战场别当逃兵!惧怕困难,选择退缩,为懒惰找理由,永远不会得到同情和尊重。” 在另一间教室里,记者发现了一个非常有创意的壁报。22名学生的照片前面都点着一支蜡烛,22个人和22支蜡烛组成一个心的形状,寓意为点亮每个人心头的蜡烛。 他们要给学生的,不只是一份工作,而是点燃新生活的希望。 探索一条成功的路子 在富平短短的两个半天的时间里,不断地有学生回来,有的是笑着回来,有的是哭着回来。新生活也是巨大的差异,考验着学生的适应能力,还有观念。 一个学生反映,客户家的早餐一家人都喝牛奶,惟独让她自己喝白开水。索桂芝笑着对学生说,咱以前不喝牛奶,不也照样好好的? 有个学生给茅老写信说:“进城后我一定不怕脏不怕累……”茅老回信纠正:“城市的活儿不会太脏太累,你到雇主家后,最主要的是责任心、爱心、耐心、细心。”富平教育学生“我劳动,我快乐”,不把工作当成负担。不单教给学生“专业的技能”,更要培养“专业的心态”。 索校长告诉记者,她们的目标,是培养专业的家政服务员,这也是实现“家务劳动社会化”的前题。 学生的工作舞台,是一个个家庭,有很多琐碎的问题,如果应对不当,也会激化。国内市场还不规范,雇主担忧安全,学校担心学生受伤害。“富平”教育学生要守法,要自尊,学会自我保护。索桂芝告诉她的学生:要不畏强暴。 她说:“雇主要改变用金钱买一切的观念,也需要再教育。” 一个月的培训远远不能满足客户不同的个体需求,因而富平实行的是全程互动式跟踪服务,学校派出督导老师,定期上客户家回访,学生也要定期返校,接受心理辅导和工作技能的再培训。在一般的中介公司,服务员上岗即是任务完成,而富平,既是一所培训学校,更是一个家政从业者的管理组织。 索桂芝解释说:这是职业技能培训学校走进市场的新尝试,目的是探索一条农民进城的成功路子。 本报记者 滕韶华
|
|
|
【发表评论】【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