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光伟 高启光
今年5月,于希宁先生的画作应邀去台湾“历史博物馆”展出,
引起了强烈反响。时隔不到一个月,台湾传统十大国画名家之一的陈
丹诚先生书画展于6月21日在山东省美术馆隆重开幕。两位耄耋老人
的画作相继在海峡两岸展出,这实在是鲁台两地美术界的一件幸事!
期盼两岸的艺术家通过越来越多的交流,共同努力,把中国画——这
个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发扬光大!
——编者
应台湾“历史博物馆”的邀请,著名花鸟画大师、美术教育家、
山东艺术学院名誉院长于希宁教授的画展于2004年5月7日至5月30日
在台湾“历史博物馆”隆重开展。此次画展共展出于老画作58幅,以
“诗画梅缘”定名展出。
“历史博物馆”在台湾美术界拥有最高的学术地位。该馆每年定
期向台湾观众介绍展出12位大师级绘画艺术家的作品,每月一展。近
十年来,该馆曾举办过李可染、吴冠中等为数不多的几位大陆艺术家
的画展。但近几年,随着西方文化的影响和台湾局势的变化,展览极
少有大陆画家的位置了。2004年,该馆展览档期已排定,但黄光男馆
长见到于老的画作资料后,当即拍板调整档期,将于老的画展提前安
排。
黄光男馆长是一位台湾知名的国画家、文学博士、教授,“历史
博物馆”里就有他的梅作。但他说,自己的梅比于老的梅差远了。他
以于老“铁骨丹心”作品为例,说于老笔下的梅,铮铮铁骨,宁折不
弯,而台湾的梅作柔性太大,几如日本的樱花。于老不仅梅画得好,
诗也写得好,诗画相得益彰。他认为于老的“才德勤修养,三魂共一
心”极具震撼力,在于老的画作中蕴藏着丰富的思想与文化内涵,寄
寓着国魂、人魂和画魂的统一。于老爱梅成痴,曾为超山一株宋梅被
砍伐而悲伤不已,从此不再进超山。于老笔下的梅花,意境深远,综
合吸收并集中体现了中国画最宝贵的文化传统和文化精神。
为了更好地向台湾观众介绍于老的艺术成就,历史博物馆专门安
排山东艺术学院教授沈光伟先生作专题演讲。展览引起了台湾美术界、
教育界的高度关注,也有不少山东籍观众前来捧场。其中一位80岁老
人身着崭新的深蓝色长袍大褂,提早出现在开幕式展场。上前询问得
知,他就是台湾知名画家姜一涵,山东昌邑人,专程从台中赶两小时
路程过来,拜见自己的这位引以骄傲的“乡长”。没见到于老,很是
遗憾。他目前是台湾东海大学兼职教授、山东大学美术考古所客座教
授、台湾著名国画大师黄君璧先生的大弟子,擅长山水。姜老先生曾
于几年前回山东时在潍坊拜见过于老,至今念念不忘。他认为于老的
画传统文化极其深厚,是画与道、才与德的统一;“写意”,写的是
道德之意,抒发的是画家的情感,体现了于老刚直不阿、不屈不挠的
精神追求,同时又具有深切的人文关怀。他说:“如有缘,一定到济
南拜见乡长。”
画展开幕时,著名水墨画家刘国松先生正好不在台湾,他5月21
日从美国返回桃园的家中,听说展览的消息后,当天下午就驱车从桃
园赶到历史博物馆。他也是山东人,与于老有着很深的友谊。
此次展览的安排与布置周到细致。5月3日,于老的画作到达台湾
之后,历史博物馆立即办理了保险手续,安排了专人负责于老画展事
宜。5月4日,粉饰展厅,使其与画作色调相谐和。5月5日,“历史博
物馆”大门外左侧宣传栏贴出了印有于老代表作的大型横幅喷绘海报,
醒目的“诗画梅缘——于希宁先生近作展”特别抢眼。展览部印制千
余份于老画作折叠彩页请柬寄发台岛各地,印刷精美的《诗画梅缘—
—于希宁先生近作展》画册一千册发行上架销售,媒体发布消息,宣
传工作扎实有力。展厅内,展板、展台错落有致,对灯光色调进行了
专门调试,为增强效果,专门赶制了画框,将部分画作镶装,间距挂
开,特别出彩。于老几幅喷绘放大的黑白生活照和创作照,穿插张贴
在展区间,富有历史感。展厅一角,滚动播放VCD光盘,介绍于老的创
作成就和生活片断。整个展厅布置的协调、完整、温馨,令人赏心悦
目,流连忘返,为画展增光添彩。对此,黄馆长不无自豪地说:“此
次布展,我们非常用心,绝不仅仅是砸砸钉,挂挂画而已。非常时期,
能办于老的画展,确实不容易,我们很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