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促销本地产品,各级政府经常从财政收入中拿出资金补贴企业,举办一个个展销会。可这样做效果并不理想:中小企业因为数量太多,政府没那么大力量照顾到每一个企业;大企业则因参展太多不胜其烦,有的竟然报上到就“溜之大吉”。 在目前相当一部分企业还未能在市场大潮中游刃有余的情况下,对于当地产品促销,政府不能撒手不管。特别是帮助那些还未在全国建起销售网络的企业尽快打开外部市场,应该说很有必要。但喊了这么多年“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直至今日,好多企业并未学会借政府的“台”唱自己的“戏”。 可喜的是,也有一些企业摸索出了个中门道。在重庆博览会期间,威海印刷机械厂做得就很到位。该企业在展会前就做了大量准备,邀请近600家客户到会,在展会上组织了8个特装展位,借机宣传、交流、促销,取得明显效果。 事实证明,参展效果好的企业,都把功夫下在了场外。否则,仅仅一两天的“短兵相接”,很难建立起经贸合作关系。重庆博览会期间,轻骑、小鸭等大集团就是如此。展会还没开幕,这些企业就早早动手,与西南地区的工商客户广泛接触。轻骑集团邀请了重庆周边地区60多家客户到会,与四川雅安山红公司、成都轻骑铃木摩托车销售有限公司等9家公司签订贸易合同协议金额达2·58亿元,经济技术合作协议金额1·26亿元。小鸭集团则与重庆百货大楼、重庆国美电器公司、重庆商社有限公司、尼日利亚驻四川及重庆分公司等5家商社签订商品贸易意向额1·28亿元。 从另一方面讲,政府出面有利于提高企业的信誉。在这方面,临沂康泰鹿业公司的张庆增经理感受颇深。该公司参加了我省近来组织的几次会展,每次收获都很大。张庆增告诉记者,不能前脚开完会后脚就走人,而要趁热打铁,利用政府搭的桥,建立自己的根据地。他举例说,在上海,有些产品进超市,要提交当地机构出具的化验报告,按正常程序层层申报,拿到这个化验报告得一两个月。而参加本届上海全国消费品交易会时,张庆增就利用我省有关部门向上海方面的介绍推荐,直接找到了合作伙伴,并且7天就在上海拿到了化验报告,为进入当地市场打下了基础。还有一些中小企业负责人反映,对他们来说,到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平时连一些大超市的主要负责人也很难见到,而参加会展,利用政府出面联系的见面会,许多事非常好办。即使谈不成生意,也可以获得许多信息。 当然,随着政府职能的转换,企业促销迟早要完成由政府行为到市场化运作的转变,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都要做好这方面的思想准备。 本报记者 吴洪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