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4日,全国政协常委、香港中华总商会副会长张永珍女士在上海将清雍正粉彩蝠桃纹橄榄瓶捐赠给上海博物馆,这一绝世宝瓶是张女士前年5月在香港苏富比拍卖行以4150万元港币拍得的。 张女士并非职业收藏家,她首任香港《象牙塔外》杂志社社长,上世纪七十年代创办香港大庆石油公司始涉商界,后投资电讯、交通、商贸、房地产,是香港知名商界巾帼,多年来热心公益,捐款逾亿港元用于内地慈善事业。在谈到捐赠宝瓶是否会后悔时,张女士说:“这肯定是我一生中离后悔最远的决定。”她的愿望就是“在上博陶瓷馆里,看永远的‘家’里,那只永远不再飘零的宝瓶。” 张女士买下宝瓶与捐出宝瓶都是因为“家”。清雍正粉彩蝠桃纹橄榄瓶是清宫旧藏,后流落海外,一位美国老妇人从英国带回收藏,后参加拍卖。张女士第一眼见到这只宝瓶时便“怜香惜玉”起来,她想到的是:“这是不是八国联军从咱中国抢走的宝贝呀?在异国他乡当了几十年的‘灯座’,好可怜呀!”于是横下心,买!“咱中国独一无二的好东西,不能再漂泊了,再流到国外那才叫痛心呢。”于是,尽管这只宝瓶被叫到了四千多万的“天价”,张女士还是不顾一切地买下了。等到宝瓶真正买到手后,张女士又开始思忖起来:“锁在银行不忍心;抱回家来又担心;传给子孙还忧心。一人独乐不是乐,大家都能看到才不辜负这全世界独一无二的中国宝贝。”于是,想来想去,捐出去最好,“国家,那是最大的‘家’嘛。上博有真正懂文物的专家,有国际一流的收藏展示水平,那是我的‘家’,也是它的‘家’,是它最终最好永远的‘家’。” 每件珍贵文物都承载着一段情感,小到个人,大到民族和国家。中国泱泱五千年文明,有五千年不曾泯灭的文化情感。然而历经百年磨难,帝国列强巧取豪夺,也留下了炎黄子孙无限的悲哀。所幸的是,中国的经济发展铺就了流失文物的回归之路。在这些文物珍宝的归途中,还有许多像张永珍女士这样扶危济困、乐善好施的实业家竭尽全力保驾护航,他们为的是中华文化的血脉流贯,他们想的是圆中华复兴腾飞的梦想。在张永珍女士看来,尽管“赚钱好辛苦”,但为国家作贡献就很值得。 清雍正粉彩蝠桃纹橄榄瓶高38厘米,瓶身呈优雅细致的橄榄型,上面绘有蟠桃和繁花茂果,以及一对飞舞的蝙蝠,寓意福寿双全。带着这么美好的祝愿,这只宝瓶回到了“家”,这是对祖国母亲的深情祝福,也处处可见中华儿女爱家爱国的赤子之心。 □ 常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