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0月6日,当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那一刻, 现年67岁的以色列获奖科学家阿夫拉姆·赫什科正在一处公共游泳池 内,与4个孙辈儿女在一起戏水游玩。这个喜讯还是他亲戚从收音机 内听到,再用电话告诉他的。当时,他很平淡地对记者说:“不仅没 有想到会得奖,甚至没有想到自己会成为诺贝尔化学奖候选人。” 无独有偶,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奥地利女作家芙蕾德·耶 利内克在获悉自己得奖消息后,也很平静地表示说:“我从来没有想 到,我本人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同时认为“自己没有资格获得这 一大奖”,并宣布自己不会去领奖。(《大河报》10月9日) 这是怎么回事?听到如此激动人心的消息,获得这样世界级大奖, 本来该兴高采烈、欣喜若狂,就像杜工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那样, “初闻涕泪满衣裳”,“漫卷诗书喜欲狂”;可是他们却若无其事像 坐定老僧一样,一个“很平淡”,一个“很平静”,而且居然都事先 “没想到”,难道是他们的矫情做作、故作姿态吗? 如果这样想的话,我们就真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我 坚信,一个严谨无私的科学家,一个充满爱心的作家,当他们全身心 地投入自己所钟爱的事业时,当他们把为人类奉献当成自己的人生最 高目标时,是完全可以做到淡泊名利、心平气和、轻看身外之物的, 即使包括万众瞩目至高无上的诺贝尔奖。这也是历史上很多大科学家、 大作家的共性。 爱因斯坦听到自己获奖的消息后,就索性扛着鱼杆到湖边钓鱼去 了,免得世界各地祝贺的电话、电报影响他的清静。居里夫人的诺贝 尔奖奖牌给孩子当了玩具,友人感到很惊奇,居里夫人却平静地说: “我是想让孩子们从小就知道,荣誉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绝不 能永远守着它,否则就将一事无成。” 法国作家萨特更绝,获1962年诺贝尔文学奖后,他嫌“麻烦”, 当然还有其他理由,干脆拒领奖牌奖金。18世纪的瑞典化学家舍勒的 经历也挺有趣,瑞典国王因为他的科学成就决定授予他奖牌,糊涂大 臣却把奖牌错发给和他同名同姓的另一个人;后来发现错了,要重新 颁发时,舍勒却托辞太忙,也没有去领奖牌。 平心而论,人人都要食人间烟火,也都有七情六欲,包括科学家 和作家。那么,对于各种荣誉和奖励,完全不想不现实,想得太多也 没有意义,想入非非则自寻烦恼;最好是介于想与不想之间,偶尔想 一想,以激励自己,但绝不想得入迷,甚至走火入魔。那么,成功和 荣誉往往就是在你“没想到”或不甚在意的时候,悄悄光临,给你一 个意外的惊喜,就像赫什科与耶利内克那样。 当然,今年两位诺贝尔奖得主的“没想到”,还有另外两层寓意: 一是说明他们两位肯定没有为获奖去瑞典皇家科学院“攻关”,去打 探消息,譬如宴请评委、送红包、赠厚礼、套近乎、拉关系等,否则 不可能一点也不知情。同时更说明,诺贝尔奖评委们都能严守纪律, 保守机密,没有以权谋私,而不是谁给了好处,我就给你透露点消息。 评委会也只认成绩,不讲关系,真正做到了公平、公正、公开,让大 家口服心服。 遗憾的是,今年的诺贝尔奖又与中国无缘,但科学家们的获奖历 程却给我们启发:只要大伙埋头苦干,卧薪尝胆,辛勤耕耘,做出突 出成就,总有一天,诺贝尔奖也会在“没想到”的时候,花落咱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