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土地 冷思考 稳步行——广东省“双保工程”2010年行动纪实
核心提示
按照国土资源部“双保工程”2010年行动的统一部署,广东省把经济结构调整纳入今年“双保工程”的重要内容。广东省国土资源厅承诺,优先保证稳增长、调结构的重点项目,并专门组织督导。
着力扶持新兴战略性产业,把产业结构调整和用地结构调整结合起来;在建立节约集约用地示范省试点活动中,大力推进“三旧”改造,促进城市转型,更好服务民生;通过编制新一轮规划,层层分解落实建设用地规模、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等控制指标;扎实推进用地审批制度改革、征地制度改革,提升政府管理的软实力……广东省“双保工程”2010年行动将稳增长、调结构纳入重要内容,并不断创新实践着。
初冬时节,祖国的南粤大地温度不减,生机依然。在这片曾经为中国改革开放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热土上,经过时代和实践的历练,人们的创新热情依旧高涨。
稳增长和调结构,客观上存在着诸多矛盾和决策上的“两难”, 富有市场经营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广东人迎难而上,化危为机。抢占未来经济发展制高点,就必须坚定不移调结构,脚踏实地促转变。广东,势必仍然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艰难抉择闯新路
2010年1月5日,中共广东省委十届六次全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把改变传统发展模式风趣地比喻成“瘦身”运动。他说:“人长胖的过程是靠吃出来的,而吃是令人愉悦的。让一个已经胖起来的人主动减少美味佳肴,增加运动量,那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得益并习惯于传统发展模式后,要自觉走上自主创新道路,如同胖子减肥一样,是很难有这样进取性的冲动的。”
按照国土资源部“双保工程”2010年行动的统一部署,广东省把经济结构调整纳入“双保工程”的重要内容。广东省省长黄华华在广东省人大等会议上多次强调要坚定不移调结构,脚踏实地促转变,推动广东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水平。分管国土资源管理的广东省副省长林木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
广东省国土资源厅专门成立以招玉芳厅长为组长的“双保工程”2010年行动领导小组,并制定具体工作方案。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在用地指标大量缺口的情况下艰难抉择,优先保证稳增长、调结构的重点项目,广东省国土资源厅专门组织重点项目督导组,一个一个项目具体督导。
国家土地督察广州局对广东经济结构调整情况密切关注,多次派出调研组进行专题调研、检查指导。国家土地督察广州局局长束伟星针对“双保”的主题,专门在广东省县级以上领导干部土地管理培训上作了加强土地督察,破除思想障碍,遏制违法用地行为,推动集约节约用地的专题辅导课。
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重视与支持,无形中产生巨大力量,推动着一项项经济结构优化措施的落实。一大批装备制造业基地启动形成,如铁路和谐型大功率机车检修基地、中海油深水工程、中航通用飞机基地、中船低速船用柴油机等一批高精尖的重型装备制造项目顺利落地。一批现代金融、物流、工业设计、文化创意等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通过技术改造,延伸产业链,提高传统产业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毗邻澳门的经济特区——珠海,由于经济总量偏小且对外依存度过高,工业增长过度依赖少数大企业,固定资产投资过度依赖房地产开发。近几年来,珠海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明显较大,GDP一度负增长,可谓经历了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最为困难的时期。
狭路相逢勇者胜。珠海没有重蹈覆辙,而是加大结构调整力度,使传统发展模式之危转化为科学发展之机。过去,珠海东西部自然禀赋、资源要素和城市化程度差异明显,为了改变这一差异局面,珠海果断实施“东部大转型,西部大开发”战略,推动东部环港澳地区加快从生产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的战略性转变,集中发展现代服务业,西部发挥土地、岸线、淡水资源和海港、空港优势,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物流业,做大做强临港经济和临空经济。长期以来,珠海工业园区多,基础设施不足,主导产业不强。通过“撤、转、并”,珠海把全市24个工业集中区整合为航空产业园等8个特色鲜明产业园,有特色的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越办越好。如今,珠海不时传出高端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项目顺利进展的喜讯,唱响结构调整主旋律。
抢占未来制高点
在进行结构调整、合理布局、科学安排产业基地的同时,广东“双保工程”2010年行动,着力扶持新兴战略性产业,把产业结构和用地结构的调整结合起来。
佛山是经济强市,我国著名的陶瓷等传统工业品生产之乡。由于历史原因,低效用地较多,产业发展涉及多方面深层次的矛盾。笔者多次到佛山调研产业结构调整、“三旧”改造的情况,当地发改、工信、国土等部门普遍认为:商场如战场,如果产业低水平徘徊、用地粗放、资源浪费严重、产品竞争力不强,必然摆脱不了行业低效益的局面。据佛山国土资源局局长潘念礼介绍,国土部门面临“三严”(政策严、监管严、问责严)、“三难”(新增建设用地指标难、调整规划修改难、违法用地查处难)、“一多”(供求矛盾多)的局面。为了抢占未来经济的制高点,佛山市委市政府克服诸多困难,在对新增建设用地指标进行安排时,有保有压,在保证重点项目、公益性及民生项目的同时,优先保证先进制造业和新兴产业。2010年重点产业使用的农用地转用指标占上级下达的全年总指标的36.7%。在保证有限指标用在“刀刃”上的同时,积极进行“三旧”改造,缓解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的压力。
目前,佛山很多陶瓷企业已经顺利转型。引进消化国外先进技术的佛山陶瓷企业,LED陶瓷灯座小巧玲珑,阻电绝缘、稳定性能好,超过国内外市场同类产品质量。前不久从工信部传出喜信,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中,佛山榜上有名,佛山光电显示产业由此将享受“国家队”的待遇。工信部表示,在产业规划布局、技术改造,重大专项、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及有关资金安排等方面将对这些基地予以重点指导和帮助,而授牌基地的发展,也将纳入工业和信息化经济运行的监测体系。
据佛山市有关部门介绍,目前佛山区域内的光电显示产业发展迅速,初步形成了以液晶产业为主线,OLED显示产业为亮点的光显示产业、光伏(新能源)、光照明(新光源)全产业链异军突起的“三光”产业立体发展格局,其中已形成了包括奇美、广东海信、国星光电等核心企业在内的液晶电视产业链。由广东中显科技投资的AMOLED显示屏生产线和彩虹集团投资的彩虹(佛山)OLED、LED两个在建项目,有望在“十二五”期间形成超百亿产值。佛山提出,到2012年,将基地打造成在“三光”产业领域拥有一定数量自主知识产权,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国内最大,全球重要的“三光”产业基地。目前,佛山以OLED产品为主的物流市场也初具规模。
据介绍,佛山成立了以市长牵头的基地建设小组,将在申报方案的基础上,结合产业发展实际,进一步完善建设规划方案,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广东省“三光”产业核心产业聚集园区和物流园区。
服务民生见成效
广东经过30年的高速发展,珠三角地区土地利用强度逼近甚至超过联合国规定宜居城市的上限(广州市达到23%,深圳市45%,东莞市41%,佛山市33%)。大量低端产业和杂乱无章的城镇建设,产业升级缺乏空间,宜居城市的建设任重道远。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和传统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双重压力,广东省在按照温家宝总理的要求建立节约集约用地示范省试点活动,大力推进“三旧”改造,促进城市的转型。
国土资源部部长、党组书记、国家土地总督察徐绍史多次到广东调研,并到“三旧”改造的现场检查指导。国家土地副总督察甘藏春在调研中明确指出,要把“三旧”改造和优化产业结构、改善人民生活居住环境结合起来。国家土地督察广州局多次派出调研组到珠三角、粤西、粤东的城市进行调研,总结发现“三旧”改造中的经验和问题,及时给予督促指导。广东省从佛山市率先探索,到确立佛山、广州、深圳、东莞作为试点城市,最后形成“政府引导、规划引领、属地实施、市场运作、分步推进、民生受益”的工作思路。
广州市以举办第十六届亚运会为契机,围绕建设“全省首善之区”和“国家中心城市”的目标,有序推进和有效引导“三旧”改造,切实改善旧城区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和居住条件,促进土地高效利用和城市功能提升,将城市道路、交通、基础设施、环境等进行大力改造,今年计划开展14条“城中村”改造,全面完成改造用地5平方公里,控制规模,保护历史建筑和文物,打造最具品牌的居住小区,促进城乡面貌的有效改善。
中山市岐山公园,利用废弃的粤中船厂改造而成,总面积达11公顷,保护和利用了原船厂的工业元素和原址生态环境,展示了承载创业历程、记录城市记忆的功能,并作为亚洲唯一获奖项目,荣获由 “2009年度ULI全球卓越奖”。
佛山市禅城石湾街道石头村拆除集体旧物业和私人房屋4.4万平方米,统一规划改造为占地15万多平方米、建筑总面积约32万平方米中高档住宅区,使城市面貌和村民居住环境发生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佛山市南庄生态休闲区,转移原有落后和污染企业,结合广东省提出的绿道建设,建设7公里长的绿道和不用水泥的生态湖,建设动漫产业基地,把生态建设与工业发展相结合,运营后预计年产值达30亿元。
东莞市采取地块置换、退地还耕等方式,重点处置市镇中心区域、主干道路两旁的闲置地,将近5500亩零散分散、受规划控制等影响暂不宜开发建设的地块,按照城市区划的要求,由政府重新规划和招商,完善了城市功能,优化了城市布局。东莞艺展中心原是中国雅田实业制品厂,闲置改造成20个书画创作基地、20个书画展览馆、50多个画廊,300多个工艺品展馆,为丰富市民的文化生活和城市文化产业内涵发挥积极作用。
如今沿着广佛高速、广深高速行驶,沿途那种烟囱林立、乌烟滚滚的景象不见了,许多临时建筑变成标准的厂房,荒山野岭耸立一座座欧式、美式的住宅小区。更引人注目的是,以生态走廊为基础,以珠三角为重点,规划建设省级绿道网,加大城乡环境治理力度,优化人居环境。自然景观结合人工生态环境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居住休闲场所。
转变职能促调整
产业结构调整,有赖于政府职能的转变。政府服务提速、提质、提效,就能更好地找准问题,组织攻坚克难,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凡是产业结构需要调整的地方,肯定伴随着有一场用地结构调整。只要是产业结构需要的,用地的结构就调整到哪里,服务工作就跟到哪里。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经济高速增长,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加速,经济综合实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升。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7%,占全国比重达1/8。与此同时,全省国土空间发生了巨大变化,建设用地面积高速增长,经济结构、用地结构的调整给政府软实力的提高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政府加强主体功能区规划、城市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协调尤为重要。国土资源部总规划师胡存智和规划司的工作人员多次来到广东,对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问题进行具体指导。据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涂高坤介绍,土地适宜性评价、划定不同空间的主体功能、调整土地利用结构等,直接影响着发展方式,决定资源配置效率。广东省国土资源厅一直注重“三规”(主体功能区规划、城市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协调,发挥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管控作用。
截至2010年10月,广东省21个市规划全部通过专家评审,其中19个市规划成果已正式报批,占应编制总数的90%,全省118个县级单位已全部形成规划成果初稿,已通过专家评审88个。全省1386个需开展规划编制的镇级单位,已完成规划成果初稿1380个,占99%。通过编制新一轮规划,层层分解落实建设用地规模、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等控制指标,为经济结构的调整、产业优化升级、城市更新改造、生态环境的建设,提供了重要依据。
扎实推进用地审批制度改革、征地制度改革,加快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建设,提升政府管理的软实力,也是广东省“双保工程”2010年行动的一个特色。2007年至2009年,广东省级建设项目涉及新增建设用地面积21.9万亩,审批任务和征迁工作压力很大。国家土地督察广州局从项目报批的督察中发现报批审核进度慢等问题后,及时通报情况,并与广东省政府相关部门一起,从改革中要效率,重点从项目的前期工作、执行产业政策、审批时效、征地相关问题等环节上进行改进,加快审批速度,维护农民利益,为经济结构调整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