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难面前的美好人性更让人动容

2012-08-20 09:57:00来源:齐鲁晚报作者:沙元森
    在巨大的灾难背景下,我们从这些感人的细节当中看到了美好的人性,更希望在日常生活中也能看到这种人性的自然流露。

    □本报评论员  沙元森

    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害给当地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成堆的废墟和满地的泥泞让人十分焦虑,而亲人之间的生离死别则是更大的悲伤。一尺黄土,天人永隔,泥石流不仅摧毁了建筑物,也制造了沉重的心理创伤。

    随后,我们也看到了一幕幕催人泪下的亲情——14岁男孩张新建舍身救母,在废墟下喊出了“先救妈妈”的声音;33岁的妈妈杨露梅在漆黑的绝境托举着4岁的儿子,一直坚持了8小时,直到救援人员赶来;19岁的姑娘刘春花辗转千里回到家乡,徒手挖掘亲人以至于昏倒在地。在灾区,这些普通人的壮举可能还有很多,情节也不尽相同,但都让我们感受到了平凡的力量和人性的光辉。

    泥石流灾害发生之后,各级政府部门组织了科学高效的救援,解放军指战员、公安民警、医疗卫生工作者和志愿人员等都发扬了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这些事例经过媒体的报道,也得到了广泛的赞扬。来自于政府和社会的关爱,温暖了灾区群众的心,也为他们重建家园增添了信心。对于灾区中的每一个个体来说,内心深处的亲情同样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在我国,生命健康权是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保护公民的生命安全也是政府的一项责任。我们之所以高度评价各方的救援行动,不单纯因为政府对公民施救,而是因为参与其中的人确实表现出了不畏艰险、舍生忘我的精神。尽管如此,在救援中被发现的那一幕幕人间亲情可能更值得我们去挖掘和弘扬。灾难来临时对亲人不离不弃,这种最原始的情感在巨大的灾难面前看上去只是一种“小爱”,但无数的“小爱”汇聚在一起,就成了弥合灾区群众心灵伤痕的无边大爱。如果没有亲情的关爱,“心已经碎成了渣渣”的人们即便住进坚固的新房子中,也很难直面未来生活。

    从汶川到玉树,从玉树到舟曲,在一次次灾难中我们看到了人性中最美好的一面。在巨大的灾难背景下,这些感人的细节映射了光辉的人性。中华民族历经磨难却从不屈服,也得益于人心向善的力量。灾难愈是沉重,这种力量愈是强大,没有对亲人的眷恋,没有重建家园的信念,也就谈不上“多难兴邦”。尊重生命,关爱亲人,如果越来越多的人都能守住这个基本的价值观念,当今社会就能避免很多原本不该发生的事故。现在,我们看到的是在对抗自然灾害的极端状态下激发出来的美好人性,更希望在日常生活中也能看到这种人性的自然流露。

    灾难过后,“没了,才知道什么叫没了”,这是多么无奈而沉痛的认识。面对亲人的离去,我们尚可用内心的人性力量去支撑,如果整个社会都缺失了这种脉脉温情,随之而来的冷漠和痛苦可能是任何人都承受不起的。我们之所以格外关注在舟曲涌现出的这些感人事迹,原因也在于此。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司君波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