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廉述责应当有群众考官

2016-07-14 10:47:00来源:大众网作者:杨小刀

杨小刀

  开展述廉述责,目的是层层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督促领导干部廉洁用权,管好念头“明底线”、盯紧苗头“划红线”、握紧拳头“筑防线”,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就得将监督执纪的关口前移,运用好批评教育手段,咬耳扯袖、红脸出汗,守住纪律和规矩第一道防线。

  众所周知,“一把手”是权力运行机制中的“关键少数”,是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如何有效监督“一把手”、预防“一把手”腐败是时下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课题。

  当前对各级党政一把手的述廉述责,纪检部门设计了程序严格、逻辑严密的实施方案,大到履职尽责,小到家庭现状,事无巨细,都要摆出来,晒出来。然而在具体执行中,个别“一把手”总有些“小动作”在逃避监督,比如多谈成绩,少谈不足;多谈表面问题,少谈实质问题;多谈下属同志问题,少谈个人存在问题等,一篇稿子,三易其稿,目的是变成“正确的废话”。结果,成绩“叫得山响”,问题“不痛不痒”,致使“真刀实枪”的述廉评议变成了涂脂抹粉的“政治秀”。

  “一把手”逃避监督,凸显的是“自我监督”的疲软。实质上,述廉述责不是件令人愉快的事,闻过则喜,大半不是真话,绝不会像打扫卫生或者洗脸那样舒心。从大量腐败案例看,破解“一把手”监督困局,制度的创新和完善更加重要。

  摸准权力运行的脉搏才能找准体制不顺的症结。一些避而不谈的“神经痛点”,往往是监督难以到位的“廉政风险点”。中医学上讲,痛则不通。不通畅的权力细节,自然是滋生权力寻租的“微空间”,也即违纪易发多发领域。在这些“神经痛点”上,群众的感受最为深刻。在述廉述责上引入群众代表,让群众有更多“质询权”才能让“一把手” 感受到问责“高压”, 消除得过且过的侥幸心理,交出廉政“明白账”。   

  互联网时代的今天,舆论监督具有不可忽视的强大潜力。从“日记门”、“香烟门”到“表哥”、“房叔”,之所以在群众“揉不得沙子”的眼里很快“显形”就是舆论监督在发挥着莫大的力量。“互联网+”更是为群众“零容忍”赋予了“撒手锏”。当前,很多地方采取的诸如电视问政、微博问政、述廉直播等等都是善用舆论的廉政监督制度创新之举。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重提“赶考”精神一样,让“一把手”答好述廉述责考卷,就必须回归“权为民所赋”的常识,把“群众路线”这一革命年代的法宝转化为制度反腐的利器,用实用好,才能为廉政监督工作装上“千里眼”和“顺风耳”。

初审编辑:王雨萌

责任编辑:王封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