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进贤
据《兰州晚报》报道,七里河区(兰州市辖区)日前针对兰州市政府保障中央环保督察工作视频会议时该区分会场出现的迟到、替会、会场吃早餐等违反会议纪律的问题,决定对10时以后才进入会场的6个单位主要负责人予以免职;对擅自安排他人顶替参加会议的5个单位主要负责人给予诫勉谈话、通报批评并责令作出深刻检查。
每逢开会必强调会风会纪问题,俨然成为一个“老生常谈”话题。毋庸讳言,闭眼打瞌睡,低头玩手机;晚到几分钟,早走一会儿;中途溜号、找人替会等“会议病”,在一些单位或个人身上时有发生。有的认为,参加会议就是点个卯,签个名,坐个位,不用动脑子、用心去领会;有的干脆连请假手续都不履行,接了通知也不参会,个别甚至以“人手少,事务多,忙不开”作为旷会、推托、搪塞的“正当理由”。在这些人心目中,“开会经常有,规矩无须多”,似乎并不是大事,也不值得去较真,兴师动众地“问罪”。至于因此违纪受批评或挨处分,被“通报曝光”,公之于众,以儆效尤,成为“焦点访谈”式的警示典型,更觉得有点小题大做与矫枉过正。
思想上松一寸,行动上就会散一尺。会风会纪中这些“闲庭信步”式的庸懒习气、“蜻蜓点水”式的漂浮行为、“天马行空”式的散漫作风,看似“小问题”,实质上显露了纪律规矩意识不强、自我约束要求不严、规章制度执行不力的大问题。试想,如果连会议讲话都不能耐心去听,又怎会热心倾听与解决群众呼声与诉求?如果连会议精神都不能吃透吃全吃好,又怎能把群众工作做深做细做实?从另一侧面看,如果连自己都管不好,又怎么能去管束别人?因此,看似“老生常谈”的“小毛病”,反映的却是纪律作风的“大顽疾”。其问题危害与严重性,正如有的地方“通报曝光”时所言,“如果会上马马虎虎,会后就会糊里糊涂”,导致工作抓不到点子上,落实效果自然大打折扣。长此以往,工作不但容易懈怠,精神也难以提振,且会产生极为不好的“连锁反应”,使“疾病”滋生蔓延,无助于单位业务开展与工作落实,也无益于部门自身建设和长远发展,最终损害的也是党和政府的形象和威信。
纪律是全党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步调一致前进的重要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过,“既然作规定,就要朝严一点的标准去努力,就要来真格的。”在六中全会进一步全面从严治党的大背景下,类似兰州市七里河区处理会风会纪问题的“焦点访谈”式做法,再次释放了“有责必问、执纪必严”的强烈信号。正值“八项规定”颁布四周年之际,如果正确解读这个“信号”,就会切实地认识到,因会风会纪受通报挨批评不过头,而是“春风化雨正当时”,也正是“及时雨”的醒脑、提神,才由此发现并抓住这些最易“跑冒滴漏”的思想作风“关节点”,实现“抓小节立大德”,营造良好风气之先。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作风不容“打盹”,开会还需“提神”,治理会风会纪“顽疾”不能看作“老生常谈”,而要当成“焦点访谈”问题抓。加大会风会纪监督教育,要监督台下的听会纪律,也要监督台上的开会质效;要点名道姓批评,做足警示之功,永葆作风“真本色”,也要深入剖析引导,绷紧纪律之弦,拧紧思想“总开关”。同时,还应扎紧制度的笼子,对会议签到、请假、通报及会议管理、检查、督导等相关事项作出明确要求与具体规定,让制度成为纪律作风“代言人”,使遵守会纪会风变成行动自觉。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牛乐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