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当微评

2017-05-31 10:55:00来源:新华社每日电讯作者:刘晶瑶
 刘晶瑶
  “高桌子,低板凳,都是木头;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前两天,一位朋友发来1条短视频,是他3岁的孩子在用陕西话唱一段经典歌谣。年幼的孩子边跳边唱,看得出十分快乐。我有些纳闷:朋友虽是陕西人,但他们一家三口平时都是说普通话,而且他媳妇儿也不太乐意让孩子说陕西话。这段视频是怎么录的呢?朋友反倒是有点得意:“我偷着教的呗。媳妇儿看了后,也挺乐的呢。”

  看来,最近引起广泛关注的方言保护话题,不仅仅是舆论场里的谈资,也是普通家庭面临的问题,尤其要不要教孩子说方言,家庭成员也有不同意见。

  如果跳出方言保护的圈子,放眼整个社会,我们可以发现,生活的每一个方面似乎都被程式化了。以往,身处江南的人们或许少有机会品尝到烤全羊、涮火锅的爽快,居在塞北的人也很难体会担担面、糍粑的异香。而今天各式洋快餐、中式连锁餐饮店遍布全国,人们吃到嘴里的味道也被整齐划一了。过去,越剧、评弹滋润着南方学子的身心,京剧、豫剧则展现着北方游子的胸襟。现如今,则是一部穿越剧、偶像剧,或是几个明星脱口秀覆盖大江南北。家庭成员间讲普通话,也算是一种同质化吧。

  最近看到一篇文章,讲述100多年前成都市井街头的繁华景象。那时的街上,大约有150种不同的小贩谋生。曾有一位老茶客回忆起当年买卖旧货小贩抑扬顿挫的吆喝声,记忆犹新:“牙齿,牙齿,金牙齿;手表,手表,烂手表。要不要珍珠?要不要玛瑙?要不要珊瑚?要不要茶壶?……”而如今,卖凉水、卖菜油、卖豆腐、卖甜食……各式各样的小贩早已消失不见。

  方言的存在,从某种程度上说,正如同游走于旧时代街头的小贩。他们曾经繁荣了许多年头,但当人们生活的方式发生了不可逆转的改变,留下曾经的历史记忆无可厚非,但如果硬要让他们继续沿街叫卖就显得不合时宜了。当故乡注定成为很多人心底记忆的时候,留住文化基因和口中呢喃的乡音不妨成为美好回忆的注脚。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牛乐耕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