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德洪
今年以来,中部某市环境综合指数在全省排名靠后,目前共问责278人,其中县处级26人,党政纪处分73人次。该市明确,今后在问责方式上不得避重就轻,对情节较重、影响较大的环境违法行为依法顶格处罚,对相关单位的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和分管负责同志,可视情节直接停职检查直至免职。这一处罚力度,引发热议。
以往,环保问责时常出现从轻处理的现象。有的地方好人主义严重,不敢触及矛盾,不愿得罪人,搞“爱惜羽毛”那一套。如将排污企业逐出市场、对环境违法企业负责人行政拘留等手段,喊的多,动真格的少;疏于追究辖区属地管理责任,即便处理,也尽量只处分直接责任人,很少追究领导责任;对玩忽职守的干部,约谈、诫勉谈话、警告的多,真正严惩重罚的少。如果环保问责不能让企业闻之胆寒、让干部心存敬畏、让群众拍手称快,就可能抵挡不住利益的驱动。
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环保问责若手下留情,其实是对污染的纵容;只有“较真”“叫板”,方可发挥震慑效应。当失责必问、问责必严成为常态,没有人心存侥幸,才能保护好我们共同的财富——那一片绿水青山。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牛乐耕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