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视评论的弊端

2010-08-26 14:07:00来源:青年记者作者:乔新生

  随着电视评论节目的普及,一些报纸的评论员粉墨登场,在电视评论节目中夸夸其谈。报纸评论员固有的缺点,经过电视评论节目放大之后,产生了极其负面的影响。部分电视评论节目犹如泼妇骂街,令人不堪入目;还有少数电视评论节目只追求所谓表达的快感,导致评论员不断地偷换概念,表面上热闹非凡,却缺乏基本的内涵。

  概括起来,目前电视评论节目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电视评论节目的选题庸俗化,把一些互联网络上的无聊炒作话题当作电视评论话题,在客观上起到了放大低级趣味的作用。

  比如,现在一些年轻人为了出名,在互联网络上故做惊人之举,少数商业机构为了达到商业目的,扮演幕后推手的角色。而电视评论节目的出现,为他们提供了巨大的商机,电视台把那些千奇百怪、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所谓网络名人邀请到演播厅,让他们当众出丑,以此来提高电视节目的收视率。更有甚者,一些电视评论节目为了强化节目的火爆程度,故意把评论员分为正方和反方,让他们在电视节目中强词夺理。

  第二,缺乏基本的辩论规则,电视评论几乎成了耍嘴皮子的游戏。

  当前中国新闻评论界最大的问题就在于,活跃在各个新闻媒体的评论员缺乏最起码的逻辑训练,他们不了解评论的基本规则,既不尊重辩论的对手,同时也不遵守基本的假定,在辩论的过程中不断地偷换概念,转移公众的视线。一些电视评论节目为了追求所谓的收视率,允许评论员从一个话题转移到另一个话题,从而使得评论话题变得飘忽不定,辩论的主题十分可疑。更有甚者,一些电视评论节目的策划人员为了增加所谓的“卖点”,把一些毫不相干的问题生拉硬扯在一起,从而使得节目变成了新闻片断的简单堆砌。

  第三,在电视评论员的选择方面,过分倚重活跃在报纸或者互联网络上的评论员,从而导致平面媒体评论的问题被放大,电视评论的品质不断恶化。

  传统平面媒体评论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缺乏对新闻作品背景的全面介绍,评论员热衷于断章取义;缺乏对法律常识的基本关照,满足于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口诛笔伐;缺乏对辩论对手的人格尊重,习惯于在字里行间冷嘲热讽;缺乏基本的逻辑常识,在辩论中深文周纳;缺乏对辩论主题的有效思考,不断偷换概念愚弄读者。

  一些电视评论员在发表观点时无视国家法律的规定,随意地嘲弄司法机关的判决;还有一些电视评论员不懂装懂,利用现场直播的机会发表耸人听闻的言论。电视评论与传统平面媒体评论既有联系也有区别,电视评论要求评论员必须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在最短的时间里表达自己的观点。电视评论必须克服传统平面媒体的弊端,使观点更加理性和丰满,论证更加通俗和简短。

  第四,在电视评论节奏把握上,强调对抗而不是对话,注重煽情而不是发掘理性。

  许多电视评论节目选择观点截然对立的评论员,在演播厅进行激烈的交锋。部分电视评论节目主持人为了强化对抗的激烈程度,有意识地忽略评论员观点的相同之处,极力突出他们之间的不同之处,甚至采用一些“挑拨离间”的方式,调动评论员的情绪,让他们做出一些非理性的举动。电视评论不可能像平面媒体评论那样层层深入,也不可能像撰写论文那样慢慢道来,但电视评论毕竟属于评论性节目,必须具有逻辑性,如果允许评论员把一些毫不相干的话题生拉硬扯在一起,从而削弱新闻评论的理性和建设性,那么,电视评论就会失去其应有的功能。电视评论必须强调对话而不是对抗,强调理性而不是情绪发泄。在电视直播现场,新闻评论节目的主持人应当牢牢把握评论的主题,不能让评论员信口开河,用一些情绪化的语言甚至是污言秽语来污染观众。

  第五,电视评论的样式过于单一,评论内容缺乏逻辑递进关系。

  现在,电视评论基本上变成了电视新闻片断加评论员现场解说的模式,甚至还有一些电视台直接采用字幕的方式,由播音员将事先撰写的书面评论宣读出来。这是一种极端单调乏味的电视评论表现方式。电视评论旨在深化新闻背景,帮助观众了解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为观众独立思考和判断提供更多的信息。可是,现在许多电视评论节目缺乏逻辑递进关系,电视评论变成了电视台政治立场的表白,新闻片断成了电视评论员脱离新闻主题自娱自乐的开场白。

  好的电视评论应当告诉人们是什么、为什么以及怎么办,可是,现在许多电视评论既没有告诉人们是什么——缺乏完整的新闻故事;同时又没有告诉人们为什么——在喋喋不休的争吵之中判断的标准被扭曲、新闻的价值被淹没;更没有告诉人们应该怎么办——电视评论节目结束之后,人们收获的只有情绪而不是启迪,是非曲直仿佛变得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电视评论的话语权。这样的电视评论节目既难以寻求共识,更不能凝聚共识。

  笔者希望电视评论真正变成深化新闻内涵、启迪人们思想、把握时代脉搏、体现健康价值的新闻节目。

  (作者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