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什么来堵上新闻“漏洞”

2012-03-27 15:41:00来源:大众网作者:周学泽

    作者:周学泽


  有一次下夜班,偶遇齐鲁晚报时评版主编张金岭,谈起选稿编稿之难,都长叹一口气:文字太差了。我们的报纸和齐鲁晚报的时评,稿源一致,感觉也差不多。
  文章写得字通句顺、合乎逻辑,是起码的新闻业务规范,也是每一个新闻从业者应该具备的素质,但这一业务底线,却屡屡失守。语言失范不局限于新闻,而是如今文学、公文、学术等几大文字应用领域共同存在的一个问题。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清研咨询和民意中国网进行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当前国人的汉语水平正出现全面下滑,在被调查的3269人中,80.8%的人确认我们当前存在汉语应用能力危机,在书写格式、行文语气、语法逻辑、词语储备、语言美感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与此同时,一些记者和编辑职业道德滑坡,职业敬畏感缺失,不再严谨细致,而是粗枝大叶,“小错误出大问题”、“小瑕疵致大漏洞”、“小作风惹大麻烦”,假新闻、PS照片、抄袭评论现象频出。而且,在某种程度上,这种职业敬畏感的缺失,进一步加重了新闻业务的失范。
  在新闻业务失范和职业敬畏感缺失的背后,反映了我们两方面“教育”的不足:一是母语教育,二是职业道德教育。
  
  母语教育的不足
  为什么不少大学毕业生甚至名牌大学的尖子生,受过多年的教育,走上新闻采编工作岗位,人很勤奋,也很敬业,却不能熟练、规范地写好新闻稿?
  当人们说汉语应用能力下降时,其实是有“参照物”的。这个参照物,近指现代白话文,远指文言文。大家公认的是,我们今天的语言文字整体运用水平,既赶不上古人的文言文时期,也赶不上现代白话文时期。我们是在小学高年级才开始学写作文的,所以,新闻业务失范,最先需要反思的就是学校的母语教育。
  和过去相比,今天的学校母语教育,存在四个方面的明显不足:
  母语学习时间减少。
  古人的学习比较单一,主要是学习母语。而今天的学生学习内容众多,除了学习语文,还得学习数理化、英语、生物、历史、地理、政治等科目;大部分学生用在数理化和英语方面的时间大大超过母语。人的精力毕竟有限,母语学习的时间大大减少了,自然就会影响到人们母语水平的提高。
  教育方式与方法问题。
  古人今人教授母语都用教材,但今天的教材,不少篇章质量并非上乘,有些作品说教味过浓而艺术味不足,前段时间甚至有人说今天的语文教材在一些方面还赶不上民国时期的老教材。此外,我们的先人学习母语积累的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办法也没有很好地传承下来。如,古人在孩子不识字时,即让其背诵大量诗词华章,等孩子长大以后,这些存在脑子里的内容就会像牛“反刍”一样涌出来。这种看似简单的教育方法,蕴涵着深刻的语言学习规律:小孩机械记忆力强,先背诵文章比较容易实现;长大后理解能力强,就可以得心应手地运用。可惜,这类教育方法如今已基本被抛弃。
  教育导向问题。
  古人学习汉语,着眼于语言应用实际,教育目的也非常明确,就是“能说会写”四个字——实现这一目的的方式也很简单,就是考试只写文章或作诗。在这一明确的教育导向之下,日常教学就只围绕如何写好文章或做好诗来进行。而我们今天的语文考试,选择题占了很大比例。事实证明,一个人可能很会做选择题,却不一定能写好一篇文章。现在教学过程中较大比例的选择题,对日常母语教学形成了一种不好的导向,分散了对“说写”能力的培养。
  当前学校教育也不注重逻辑能力的培养。
  写新闻就像写其他文章一样,第一是字词句要通顺,第二就是逻辑要合理。文章的逻辑,就是围绕文章的立意,先写什么,后写什么,都要有讲究。对此,古人讲究“起承转合”,今人讲“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或“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一般说来,理工科学生,做题有“通过已知推未知”的训练,通常逻辑思维能力较强;但理工科学生大学毕业后很少从事写文章的工作;文科学生,则常因缺乏逻辑思维训练,写文章易出现逻辑混乱问题,常见的情况有:前言不搭后语、后语重复前言、后语与前言缺乏关联、以偏概全,等等。
  可以说,母语教育存在的上述不足,是今天新闻采编人员业务失范的最直接原因。要想减少新闻写作及其他语言应用领域方面存在的问题,我们的母语教育应注意多向“后”看,毕竟我们的母语教育有着五千多年的传承经验并被证明相当有效,“古法今用”是最省事的教育“捷径”。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当然,一个新闻人即使有了很高的业务素质,但如果职业道德缺乏,作风飘浮,也仍然会在新闻业务上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所以,对新闻采编人员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也迫在眉睫。
  新闻单位要有增强职业道德教育的主动性。
  应该说,人的很多不良道德习惯,与从小到大的生活环境有关,特别是与家庭和学校教育有关,所以职业道德教育,得从小就注意培养。但“过去好”不意味着“现在好”,一个人走上新闻工作岗位后,新闻单位仍需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大庆晚报原刘姓摄影记者于2006年发表的《青藏铁路为野生动物开辟生命通道》一稿,曾获得CCTV“影响2006”年度新闻图片铜奖。但后来查实,这个照片为PS合成图片,刘因此被单位解聘。这位摄影记者1986年大学中文系毕业,1997年破格进入大庆晚报,是中国摄影家协会高级会员和新华社签约摄影师,并担任大庆晚报摄影部副主任。这样的记者,业务素质应该说是很优秀的,可以说是专家型的摄影记者,但为什么还会出问题?这里边有个人的原因,也与新闻单位没有对其进行有效的职业道德教育有关。
  加强新闻职业道德教育要坚持实践第一的原则。
  这几年,从中央到地方,对新闻职业道德教育高度重视,宣传思想战线提出“三贴近” 要求,新闻宣传部门广泛开展了“走转改”活动,等等。但无论是“三贴近”要求,还是今天的“走转改”活动,其共同强调的一点,都是重视实践教育,即要走到基层,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倾听群众的心声。实践出真知,实践改作风,实践锻炼人,实践出成绩。
  长期以来,大众报业集团坚持将采编人员能否深入一线采访列入考核事项,规定记者必须到省城以外的其他地市采访。每年新招聘的记者都必须到大众日报创刊地沂蒙革命老区沂水县回望历史、体验基层生活,并为创刊地群众解决生活难题。辖下的齐鲁晚报“张刚大篷车”每周都组织一次深入基层的采访活动,给基层群众送去精神食粮。2005年以来,大众报业集团连续6年8次荣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实现了消息、通讯、评论、摄影、网页和专栏等各类新闻体裁的“大满贯”,创造了令业界瞩目的“大众报业现象”。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多种因素促成的,但与集团一直鼓励采编人员深入一线、坚持实践教育是分不开的。
  加强新闻职业道德教育要以认真、诚信为核心。
  “实事求是”是新闻工作的灵魂,新闻采编人员必须诚信为本、认真做事。这些年发生的许多新闻业务事故,都与新闻采编人员不认真、不诚信有关。比如,有的新闻稿件,本来可以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但因为出现了错别字和标点符号错误,而无法获得最高奖项,实在是令人惋惜;有的新闻记者在活动现场采访,作风飘浮,拿到被采访单位的材料就跑,结果本来某领导没有在现场讲话,最终反映到报纸上,某领导还“热情洋溢地发表了讲话”;有的记者自己写稿很少,习惯在通讯员的稿件上署名;有的评论员剽窃网上他人的观点和文章,照葫芦画瓢。
  鲁迅回忆藤野先生时曾痛心地这样写道:“中国的四亿人于今都害有病,马马虎虎病,这种病如果不医好,中国是很难得救的……”时过境迁,但鲁迅所痛心的不认真、不诚信问题,今天我们仍然没有解决好,而且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这值得我们警惕。
  同时,加强新闻职业道德教育必须放在整个社会背景下去考量。
  应该看到,当前加强新闻职业道德教育,面临着复杂的社会背景。新闻人、新闻单位不是存在于真空中的,新闻人是社会人,新闻单位是社会的微观组织。这些年,整个社会的道德诚信建设不尽如人意,不良风气难免侵蚀到新闻人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有些新闻单位在评职称、职务晋升诸方面也存在不公正现象;一些新闻采编人员以发稿曝光为要胁手段,向被采访单位索要钱物。新闻行业出现的这些不良风气,是社会问题的一个缩影。这些问题,如果单就新闻行业内部来解决,即使一时解决了,某一天可能还会冒出来。所以,加强新闻职业道德教育,必须放在整个社会背景下去考量。党和政府部门要善于抓住影响社会风气的关键性因素,该出手时就出手,以影响全局的关键问题的解决来带动局部问题的解决。这其中,加强政府部门的公信力建设是转变社会风气的关键。2010年4月16日,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在“中国—新加坡和谐社会与领导力建设论坛”上发言时指出:“政府的公信力是社会公信的支柱。政府公信力强,就能引领和支撑社会公信,保障和促进“人和”;政府失去公信力,就会产生治理危机,导致社会无序混乱、国家祸患丛生。中国历史上失信亡国、立信强国的例子并不鲜见。”(2010年4月23日《人民日报海外版》)李源潮的这段话,值得社会各界深思。
  概而言之,新闻采编业务环节要杜绝漏洞,减少事故,新闻记者和编辑必须兼具过硬的新闻业务素质和优良的职业道德,两者缺一不可。为此,新闻单位业务培训,必须注意在采编人员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两方面集中用力,这样才能提升新闻报道质量,确保新闻事业良性健康发展。
  (作者为大众日报理论评论部主任编辑)
  来源:青年记者2012年3月上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韦国骞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