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采购还有多少“门道”

2010-05-30 10:07:00来源:东方网作者:蒋萌

  西安城管局以单价4320.85元采购制服的中标公告引发质疑,此次采购的总金额可能高达850万元。西安城管称,整套制服包含了十几件物品,不贵。记者询问具体包含哪些物品时,城管方面断然拒绝:“我没有义务给你说。”

  理论上,政府采购的中标价,就算不能做到最超值,起码应该合理靠谱。现在的问题是,某些所谓的公开招标,只是形式上的,私底下,还是存在权力内定。许多投标者就是来陪榜的,一些专家评审不过是领导的跟屁虫——君不见,涉及老百姓切身利益的公共服务价格听证会,与会代表的选择尚且有“门道”,一些部门自己采购岂能让“不听话的人”插手?

  这也让人联想到,央视曝光的“天价芦笋片”,出厂价每盒只需15.5元,经过湖南省物价局一“指导”,价格暴涨至每盒200多元。对此,物价局不痛不痒地说“把关不严、信息收集不全、工作不够细致”,就把这事搪塞过去了。没有人因此被问责,行政官员有否涉及商业贿赂没人追究,病患多花的冤枉钱更不会被吞噬者吐出来。

  城管一身行头价值4300多元,值不值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城管有没有必要“武装到牙齿”?如果城管的装备越来越“高精尖”,还要警察干什么?让全副武装的城管“对垒”城市居民与小商贩,难道城市管理已上升至“敌我矛盾”?

  “我没有义务给你说”。拜托,您拿谁的俸禄呢?统计显示,西安市在岗职工的平均月收入只有1400多元,一套制服等于一个职工三个月的薪水,群众能不质疑吗?平时总在台上讲阳光财政,一到动真格的怎么就歇菜了?权力与义务是对等的,一些人恰恰是,只想获得权力带来的种种特权,又不想承担应尽的义务。“老子就是法”,“权力压倒一切”,让一些人底气十足。

  监督者还得看被监督者的脸色,权力与赋权的关系就是这样被颠倒。现实的吊诡还在于,赋权者明知道一些权力者有问题,但还是要靠更高级别的权力者介入并问责。“官大一级压死人”,最终还是权力说了算。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