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当时评聚焦网爆平度“暴力拆迁”真伪④
让我们在网声喧哗中践行彼此的责任
一段时间以来,陈宝成等涉嫌非法拘禁案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今天,继一系列报道后,大众网又针对网上热议的二十个问题发布了一篇求证类报道,用完整的证据链和事实材料串起了事件真相。
一次次地求证,一个个谣言的击破,终于让事件主线清晰起来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舆论场上的变化:很多网友从一开始认为“钉子户天然正义”,到初步了解事实真相而有所思,再到认同以事实为依据的跟进式报道,最后到心态转向理性与平和。可以说,网友从众声喧哗转向理性思考并不容易,真相的还原也不容易。这是因为,有太多的或有意或无意的杂音,在极力阻止真相的完整呈现。
比如,在案件发生后,部分媒体未经现场采访就轻率地做了带有倾向性的报道;一些法学专家鼓吹“山头血统论”,挟名望以炮制公开呼吁书;一些律师和记者罔顾事实在网上混淆视听,借机炒作,甚至想用舆论审判来代替国家法律。一时间,虚假信息所引发的舆论浪头一波高过一波。
我们常说,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其实,网络也不能没有道德底限。近年来,微博、微信等自媒体火爆。网络信息传播去中心化的特点,使得每个参与其中的个体都成为一个节点,看似每个人都有了发言权和独立思考,但在海量信息面前,在一些非常极端、非常强势、非常暴力和粗俗的语言面前,人们还是很容易被误导的。可以说,网络传播碎片化的特点使得普通网民很难得到一个完整的信息链。难怪一些网友这样问,为什么一件证据确凿的非法拘禁案件,其真相的呈现如此艰难?为什么围绕着这一案件的谣言大行其道,而以事实为依据的新闻报道却显得“形单影只”?为什么在网络上理性思考很难被认可,而负面指责却很容易得到共鸣?
以陈宝成等非法拘禁案为例,真的是“当真相还在穿鞋,谣言已经走遍了天下了”。先是律师李会清在微博上发言说,挖掘机司机郭晓刚是“自愿留下”的。试问,任谁被困在40多度的车里25小时,还不停被浇汽油,都不可能是“自愿留下”吧?然后是一些以陈宝成老师和朋友为主的律师团发联名信,向青岛市委市政府施压。试问,既然是律师,是不是更应该知法讲法,走法律途径解决问题呢?不知其搞出来这种带明显感情色彩的“投名状”又是什么用心。
接下来还有实名认证为“记者”的人在微博上造谣,把拉面馆内醉酒者的打架斗殴,说成了是有人“抗拆被打”。还有人把雷雨导致的停水停电,说成是“为拆迁做准备的断水断电”。把警方的营救人质行为,说成是“25小时设局论”。
最终,这些谣言都被证伪。我们发现,这些谣言的形成与传播,与部分媒体的不负责任和一些所谓“网络大V”的推波助澜直接相关,而部分网民的盲目转发与评论则为这些谣言的持续发酵提供了土壤。我们不禁反思,如果理性在“微时代”缺失,网民则很容易被浮躁的情绪裹挟。而随意转发大量未经证实的信息,则会让真相更难浮出水面。
让我们在网声喧哗中践行彼此的责任吧。
践行什么责任?不传谣、不信谣便是践行责任。在“微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大众传播功能弱化,信息生产的权利重新回归普通民众。但请我们明白,权利与义务总是共生的。在责任意识淡薄,外部监督机制缺失的情况下,只有明辨是非真假,只有懂得“先调查才有发言权”的道理,才能在网声喧哗中做到不传谣、不信谣,才算是践行了自己那份责任。
践行什么责任?在舆论热点事件中,保持冷静、独立、理性的思考,便是践行责任。一个理性的人在做判断时,往往会自觉摆脱情绪、喜好、立场等因素的影响,从而做到客观公正。理性也是一种负责任的态度,这主要体现在其追求客观公正的结果上。我们应该意识到,现实和网络本就是一体,现实中的公共发言和网络中的公共言论是具有同样性质的。每个人都应尽力成为应然道德和实然道德的统一体。
践行什么责任?在网络社会中“慎独”,便是践行责任。我们得想想,当我们在网络上还没弄明白事情原委便鞭挞他人时,在现实中是否一样会这样草率地指责别人;当我们在网上断章取义地传播消息时,是否在现实中也会这样向亲人朋友说话;当我们在网络上毫不犹豫地用键盘敲上脏字宣泄时,是否也会在现实中失去这份理性;当我们在抱怨网络实名制等规定时,是不是自己也曾割裂过在现实和网络中的人格性情。
在网声喧哗中践行彼此的责任,不应止于在某个个案中践行,更应在各类舆论热点事件中践行。如此,才能让网络社会中的污言秽语消失,才能免于成为下一个网络谣言的受害者,才能让每个人都有一片健康向上的网络空间。
初审编辑:王凯
责任编辑:韦国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