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幸福",强省建设的最高追求

2012-05-17 16:18:00来源:大众网作者:刘奎林

作者:刘奎林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政之所兴,在顺民心。经验表明,国内外经济形势越是复杂严峻,就越要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不仅关系到人民群众生活,关系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而且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发展经济之本、加快转型之源、促进和谐之基。省九次党代会以来,山东把民生幸福作为强省建设的最高追求,在全面推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同时,完善制度安排,增强工作实效,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真正让人民群众过上了富足而有尊严的生活。

追求“民生幸福 ”,要有真金白银的投入。小财政办大民生,事实证明,只要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财政资金整合力度,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就能真政发挥财政资金的民生支撑作用。近年来,全国各级党委政府都不断加大财政资金对民生事业的投入力度,使更多的资金能够用到为人民谋福祉上来。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山东不仅有大张旗鼓的宣传,更有真金白银的投入。据报道,在刚刚过去的2011年,山东财政用于民生的支出达到2738.9亿元,约占新增财力的70%

追求“民生幸福 ”, 要着力在一些薄弱环节上下功夫、花气力。在公共资源配置上向困难群体倾斜、向基层倾斜、向三农倾斜,把资金用到刀刃上,用到最关键的地方,用到最需要的人群身上。重点解决好就业、教育、社保、医疗、住房、文化事业等重点民生问题,真正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乐有所依。健全完善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确保公共资源最大限度地服务最广大群众,不断推动民生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

民生连着民心,民生就是民心。近年来,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大力实施惠民工程。尤其是在刚刚过去的5年里,全省社会事业达到新水平,坚持实施重大民生计划,办成了一批覆盖面大、受益面广的实事、好事。城乡教育条件大为改观,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看病难问题得到缓解,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改善。

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笔者认为,解决民生问题,不仅要下大决心、用真功夫,更要付出真心、融入真情,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解忧于民,取信于民,高度关注民生、切实保障民生、持续改善民生,形成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良好局面。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厉麦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