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引擎助力科学发展新威海

2012-05-17 16:47:00来源:大众网作者:张军

作者:张军

2012年是威海市第5个自主创新年。较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自主创新则是第一核心竞争力。自主创新就是人才的创新,威海深知,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关键在人才。

多年来,威海市在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方面做了不少工作,目前有博士552名,硕士4117名,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1家,创业孵化基地18个,人才队伍总量达到41万人。然而,与“转调”的迫切要求相比,与企业的成长需求相比,与城市的发展远景相比,威海市的人才储备明显不足,高层次人才引进的少,培养的人才留不住。制约威海市发展的最大瓶颈,不是资源,也不是基础设施,而是人才缺乏,特别是高层次人才严重匮乏。要扭转这一局面,补上这一短板,就需要各级各部门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全面优化人才成长和发展环境,切实做好各类人才的培养引进工作。

产学研合作引进高端人才,是威海市的实现自主创新的根基以产学研为主攻方向,是威海自主创新的成功实践。产学研合作的最终目的,是要把科技成果转为现实生产力,这主要依靠企业这个主体,依靠掌握核心技术的高层次人才。而威海市87%的博士和25%的硕士集中在高校,留在企业的并不多。因此,各级各部门的当务之急是要立足企业需求,大力实施高层次创新人才引进计划。既可以采取“为我所有,为我所用”的方法,以制度保障为其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又可以利用研发机构和合作联盟,实现“不为我有,为我所用”的借才引智。要推进产学研的成果转化,企业通过与高校科研院所的高端人才合作共同承担科技项目,形成以项目为牵引,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产学研合作长效机制。同时,还要用好创新平台,依托威海市现有的13个公共创新服务平台,开展科技研发、承接产学研合作,从而提升自主创新水平,努力做到引进一名领军人才,带起一个团队,创造一批科研成果,催生一个新兴产业。

以实用为本培养人才,是威海市的实现自主创新的捷径威海市要加快建设半岛蓝色经济区和高端产业聚集区,就要一方面发挥驻威高校、职业院校的作用,有针对性地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和适用型、技能型人才;另一方面,发挥企业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自我挖潜,发现人才,扶持人才,为他们提供一个宽松的创新环境。只要双管齐下、多方合力,就能形成覆盖全面的科技创新人才梯队。

以高端环境吸引人才,是威海市的实现自主创新的良策。威海有良好的自然环境,可以吸引人们来旅游度假,但不足以吸引高层次人才来创业。这就需要各级各部门认真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切实解决好各类人才在工作环境、子女入学、居住条件等方面的实际问题。要健全人才评价机制和奖励机制,引导企业完善以技术入股、股权激励等为重点的分配机制,坚持用事业留人、用感情留人、用待遇留人,让创新人才放开手脚、施展才华,真正做到既能引得来,又能留得下,更能干得好,为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献智尽力。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厉麦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