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届党中央提倡的“转文风”已不再算新闻,但在实践中,文风怎么转,依然需要不断总结,在这一方面,党报无疑给我们开了一个好头。
互联网上的“@人民日报”每天坚持不懈地向明天问好,“你好明天”系列评论已经开始被不少网友追捧。犀利、亲切的风格,让人民日报在新媒体领域迅速拥有了数百万的粉丝。这批fans的群体是如此的与众不同,他们更多的是年轻人,是社会的中流砥柱,是国家的未来。这无疑让众多都市报的微博管理者羡慕不已。
“@人民日报”毫不吝啬她的态度,甚至可以用风生水起来形容。每天就新鲜的新闻事件高密度发表“微评论”,让很多媒体从业者也感到惊奇。加上“@人民日报”的党报背景,她的一言一行都经常被解读,被视为特殊的信息管道。
《人民日报》的“@人民日报”事实上已经成为第二份“人民日报”,她成就了话语权与影响力并驱的舆论新高度。
不仅仅在网上,纸上的《人民日报》也悄然变化。《人民日报》从今年1月1日起开始改版,头版内容增加了舆论监督、民生新闻、经济新闻的比例,党和国家领导人报道比例明显减少。
1月14日-16日,《人民日报》连续三天在头版关注、甚至是直接追问我国出现的雾霾天气成因。14日的该报更是在报眼位置大幅刊登记者调查并配发了“人民时评”。自元旦改版半个多月来,《人民日报》已经多次刊登舆论监督报道:有追问“南吕梁山隧道事故瞒报”,有曝光“武汉治理污染多花数亿 闹市地块荒废8年”,甚至还曝出了该报记者给民政部拨打15次电话都未得到任何回应。
有网友期待,希望人民日报的改变能形成示范效应,带动党报的集体转变。
湖南一家地市党报头版也在变化。1月15日,《邵阳日报》头版右下角刊发了一则“通报批评”,12位处级领导干部因“无故缺席”市委经济务虚会议被公开曝光。再次吸引不少网友眼球的是,次日,该报头版又在相同位置登出了两名被曝光干部的检讨书。
据河南某纸媒总编辑孟磊回忆,党报头版刊登检讨书其实也不是第一次,“大前年洛阳日报也刊登过一个县委的检查”,他感慨只是这个“好传统好久不见了”。
好传统重现,在收获了不少网友的叫好和掌声的同时,也触发了观点上的碰撞和讨论:《邵阳日报》在17日的头版显著位置刊发评论指出:邵阳市委不留情面地把那些缺席会议的各单位领导的名字和工作单位都一一地刊登在本地党报的头版上,这是一种更务实也更较真的的工作作风,这样的“通报批评”无疑是十分有效的。对于“党报头版检讨书”,《中国青年报》刊发曹林的文章则认为是上级领导胡乱使用惩罚权的人治表现,太哗众取宠。上述党报的评论为邵阳市委的举措给出了更高层面的理由和依据。反过来看,“更务实的工作作风”,他们报纸的变化也变相折射出上级党委紧跟中央的远虑。
不管是《人民日报》还是《邵阳日报》,有变化总是可以期许的,可以讨论。他们面对新媒体时代的互联网大潮表现可圈可点。相对而言,传统的都市类媒体,如何在这个时代挥斥方遒?将话语权继续握在自己手中,可能需要转变的更多,更大。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