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田小典
近日,有关“重庆武隆县女干部19岁当副乡长”一事引发网友热议,县委组织部回应称,1998年武隆县进行乡镇体制调整,全县新设9个乡镇,急需配备领导干部,按领导班子结构要求,每个乡镇领导班子原则上都要配备1名年轻干部和1名女干部,所以当时一批优秀的年轻干部被提拔到领导岗位,李泞玉同志是其中的一名。(2月19日 人民网)
“年轻女干部”、“19岁当副乡长”,在当今的网络语境中,任何一个关键词均能“一石激起千层浪”。在这起网络监督事件中,公众的质疑声不绝于耳,随处可见“关系”、“潜规则”这样的字眼。在大众眼里,19岁能干什么?社会不需要一个19岁的女干部来承担副乡长的重担。归根结底,都是“论资排辈”的旧观念根深蒂固。
社会在发展,干部的任用也需要紧跟时代步伐。曾经政府机关的“论资排辈”让很多年轻人无施展的空间,拖了发展的后腿。实践证明,19岁的副乡长在乡镇历练多年,有了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成为了副县级领导干部,这位干部的成长本身就是对干部任用成果的检验。如果这名女干部在当时的乡镇体制调整时,没能得到组织的重用,没有施展的舞台,说不定现在还在“论资排辈”中消磨时光;如果这名19岁的副乡长无能力适应岗位,不能经受住各种实践的考验,也不会脚踏实地在最基层的乡镇磨练多年,成长为一名年轻的副县长。
公众质疑19岁的副乡长,本质是在质疑干部选拔体制的公开透明度。如果当时武隆县能在乡镇干部调整过程中引入更多的社会监督,能让副乡长公开竞争,让这名19岁的女干部在全乡老百姓面前展示自己的施政才能,让事实说话,让人心服口服,那网民今天也不会拿后来的制度条规去算陈年旧账。
干部的选拔制度需要不断探索。可喜的是,组织部门在不断完善干部选拔制度,各地推出的面向社会“公选”干部打破了身份和资历的限制,“能者上”让更多的年轻人脱颖而出,有了施展的舞台,愈加公开透明的选拔机制让群众心服口服。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韦国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