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9日,南京锁金村一处路口,10多位身着制服的城管队员肃立围观占道经营的鱼摊,不一会,摊主便抵挡不住,匆忙撤摊。据了解,当天是春节后上班首日,节日中占道经营的商贩们已回到开门营业的农贸市场里,但有少数摊贩仍滞留在路边做生意,在城管执法时软磨硬扛,城管队员便采取围观执法的方式,盯走摊贩。(《扬子晚报》1月30日)
这种执法方式被网友称为“眼神执法”,有人赞成有人反对。那么,这种执法方式究竟是进步还是消极执法?且看正反方论辩。
正方:执法进步 值得肯定
2012年1月29日,南京锁金村一处路口,十多位身着制服的城管队员肃立围观占道经营的鱼摊,不一会,摊主便抵挡不住,匆忙撤摊。据了解,当天是春节后上班首日,节日中占道经营的商贩们已回到开门营业的农贸市场里,但有少数摊贩仍滞留在路边做生意,在城管执法时软磨硬扛,城管队员便采取围观执法的方式,盯走摊贩。(1月30日国际在线)
其实不是“盯走”,而是一群城管围着看,其他人买东西自然不自在,影响到了摊贩的生意,不得已只好撤走。笔者认为,这种“拿眼神杀死你”的沉默执法,看似有些搞笑,其实是一种执法的进步。近来网络上关于城管的负面报道越来越多,其中不外乎城管粗暴执法,导致摊贩为谋生辛苦经营的小摊被掀翻砸烂、东西被没收,摊贩主人被打伤等等。这些暴力执法行为引起了许多网友的不满,一时间,“城管”成了一群穿着制服的“土匪”的代名词,成了群众情绪的宣泄口。南京城管用具有“杀伤力”的眼神“盯”走了占道经营并影响交通的摊贩,这种“强势围观”的文明执法避免了双方的言语冲突甚至是肢体冲突,体现了执法者与违法者的一种理性面对。这种执法方式的转变,应该得到社会的认可的。
面对占到经营,通常作为城管都是使用劝说、罚款、强制的手段促使当事人改正,动不动就因此发生争执。文明执法,不是以罚为主,更不能抢夺他人财物。城管执法,一直处在风口浪尖,南京城管却给我们展现了一种新的执法形态,这样的方式,既维护了城市秩序,也获得了群众的认可,社会需要这样有智慧的城管。
用“沉默眼神”盯走小贩,不“动手动脚”固然是好,但盯走之后呢?那些摊贩会被盯到哪里去?他们会不会再拖着摊位挪到别的地方去,继续他们占道经营的违法方式?只一个摊位,可以这样以耗代管,若更多个摊位呢?文明执法虽然值得拍手称道,但给小贩划定一个能够经营的场所,给他们一个出路会比沉默执法更和谐,如何将摊贩经营合法化,如何真正化解城管与摊贩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才是我们应该思考的根本问题。(宋莉)
反方:消极执法 难有长效
其实,“围观执法”已算不上新鲜。早在2009年武汉城管就用过相类似的 “眼神执法”招数。的确,它要比拳脚相加的暴力执法进步多了,这是城管面向小贩的一种柔性战术,不过,还只是一种有限进步,而非最终的解决之道。诸如此类的执法方式创新或改良,都只是治标不治本。
长期以来,部分城市的城管和小贩们之间如同猫鼠关系,彼此水火不容。老百姓痛恨城管“棍棒式”的执法方式,舆论对城管的谴责声也不绝于耳。这几年,城管为了重塑形象,也想了不少温情点子,比如微笑服务、帮小贩看摊、小贩打骂不还口啦、美女当城管等等。身负骂名,不得动武,就研究不战而屈人之兵。“围观执法”是无奈之举,也是进步。
对于此类柔性执法,我们仍需关注几个问题。
其一,十余名执法人员针对一个占道经营的鱼贩,如此的执法方式需要的人力成本是不是太高了?难怪有网友调侃道:“城管的工作方法难道就是人多力量大?”这样的方式可一不可再,其人力成本、时间成本等,都是城管付不起的。
其二,如此大规模的执法行动,成效又如何?一个摊贩,要消耗那么长时间,那么整个南京市那么多小贩,需要多少时间,需要多少执法人员才能发挥围观作用,又需要多少个有一定自觉性“围观执法”的小贩配合呢?有网友尖锐地评价说,这是一种拙劣的执法方式,难有长效。
其三“围观执法”背后是否隐藏“软暴力”?这种执法并没有人性化执法应有的尊重和礼待内核,严苛地说,确有“软暴力”之嫌。城管眼神所及,是把小贩和顾客当成“假想敌”。这种 “围观”、 “盯死你”的战术的“杀伤力”极强,大家一般都难镇定自若。况且城管这样一围,小贩也做不成生意,只得败退。所以,城管“围观执法”说穿了就是一种消极执法。
“围观执法”肯定是进步,但它距离执法的本来意义相去甚远,绝不是城管执法的方向和趋势。倒是一位网友的话值得深思:“公众对城管的要求不高,‘不打人’即能获得如此多的赞许,城管人应当视为一种鞭策。” (韩涛)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韦国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