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位民耕种着1300亩粮田,年年高产高效,他深有感触地说—— |
|
3月29日傍晚,刚刚采访杨位民回到滕州市驻地,就在电视里看到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支持粮食主产区和种粮农民政策问题的新闻,记者立即拨通了老杨的电话。他说:“我也在看。优惠政策不少,还要求上半年兑现给我们的直接补贴呢!” 杨位民是洪绪镇龙庄村的农民,承包经营着1300多亩耕地,那是全村所有的粮田。记者站在这位“全国种粮大户”的麦田里,看到麦苗已近40厘米高,到了拔节的后期。杨位民动情而又夸张地说:“夜深人静的时候,能听到小麦‘啪、啪’的拔节声啊!” 在滕州,龙庄村因村办工业而小有名气。规模较大的企业有玻璃钢厂、塑料总厂、通讯器材厂等20多家,此外还有七八十个生产暖水瓶外壳的家庭作坊,维持运转需要1700多人,而龙庄村的劳动力只有七八百人。既要做工又要种田,几乎所有的村民都得工农兼顾。心挂两头,手忙脚乱。于是,龙庄人10多年前就选择了另一条路——除每人留几分菜地之外,其余的地再重新集中起来,统一种植,集约经营。 这副担子压在了当时刚刚30岁出头的杨位民肩上。 1300多亩地全种粮食,一旦天时不济,风险可想而知。就在杨位民承包不久,有一年麦收前后连下了7天大雨,地里水汪汪一片,眼瞅着即将到手的50多万公斤小麦就要烂在地里,杨位民连哭的心思都没了。全村的父老乡亲齐动手,硬是帮着把麦子抢回来了。“要不,损失得有40万元,我砸锅卖铁也赔不起啊!” “对抗天灾,灌溉、排涝设施必须完备。”乡亲们危难之时的援手,让杨位民感受到了浓浓的亲情,也逼着他思考怎么才能把这么多地侍弄好。 杨位民所思的也是职能部门要做的。 水利部门的领导来了,技术人员来了,施工队也来了。在他们的帮助下,杨位民新打机井20眼,为全部耕地配置了喷灌设施,田内沟渠纵横,保证旱能浇、涝能排,那年的险情再没出现。 1300多亩地,一年两季:小麦、玉米,各收65万多公斤。耕、耙、播,肥、水、割,全都实现了机械化操作。眼下,杨位民有5台拖拉机、3台大型小麦联合收割机、5台玉米收割机,还有泼肥机、弥雾机(喷洒农药)……“这些机器,从购买到培训技术人员,再到维修、养护,农机站的人没少操心。动力机械、作业机械的配置,方案是他们定的,机型是他们帮着选的,有几台还是他们帮着采购的。2001年,他们还根据政策无偿提供了10万元资金,帮我新买了两台链式、轮式拖拉机。” “我种的麦子和人家不一样,我的是麦种。”从1990年开始,滕州市农技站就在杨位民这里推广“三圃田”种植技术,帮他培育淮麦8、临麦2号等小麦良种,全部由种子公司包销,价格比商品麦高出两成。今年,滕州市启动了30万亩优质强筋小麦生产计划,种子试验、示范基地又放在了杨位民这里。 杨位民说起帮过他的人,刘书义的名字出现得最多。刘书义现任滕州市植保站站长,他还是技术员时,就和杨位民结下了不解之缘。“小麦播种期、拔节期、穗期,最容易出现病虫害,常发的就有20多种,他隔不几天就来一趟,提前发出预报,及时配药防治。前几年小麦扬花期爆发了赤霉病,全亏了他(才没受什么损失)。国内刚引进瑞士产的都阿合剂(新型除草剂)时,他带着全站人马在这里住了五六天,给1000多亩地喷了一遍……”说这番话时,杨位民的感激溢于言表。 说到种粮的收入,杨位民显得很轻松:“因为机械化水平高,科技服务跟得上,成本就降下来了,再加上销售渠道通畅,效益还说得过去。前几年粮价低时,一年也能挣2万多元。高产还能高效,是因为我的靠山多啊!” 听得出来,杨位民的感激和喜悦是发自内心的。 □ 本报记者 孙宏 本报通讯员 任守景 刘书巨
|
|
|
【发表评论】【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