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原为二十四节气之一,时间在农历的三月、公历的4月5日前 后(今年为4月4日),从太阳到达黄经15度开始。作为二十四节气之 一的“清明”,它是标志季候和农业活动的节气。作为一个传统节日, 清明节是寒食节的演变。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关 于这一节日的起源,民间流传着重耳和介子推的故事。晋公子重耳流 亡国外,有一天,他们在一座大山里迷了路,几天几夜没吃上东西, 重耳饿得头昏眼花再也无力走动。他坐在一破席子上叹息道:“重耳 一死事小,恐怕将来晋国的百姓很难康乐了。”介子推一听,想到重 耳于苦难中不忘百姓,真该尽心相助。于是他跑到静处割下自己腿上 一块肉,煮了一碗肉汤,捧给重耳。重耳狼吞虎咽地吃下肉汤,渐渐 恢复了精神,当他得知肉是介子推从自己腿上割下来的时候,他拉着 介子推的手,流着泪说:“叫我怎么报答你呀!”介子推说:“我不 求报答,但愿你不要忘记我割肉的痛苦,要多想些治理国家的方法, 希望你以后做一个清明的国君。” 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就是著名的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 晋文公执政后,重重封赏了当初伴随他流亡的功臣,惟独忘了介子推。 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心中有愧, 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几趟,介子推不 来。晋文公只好亲自去请。可是,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家时,只见大 门紧闭。原来介子推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位于今山西省介休县 东南)。有人献计,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 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 晋文公于是下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绵山烧遍, 却没有见介子推出来。大火熄灭后,人们上山一看,才发现介子推母 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晋文公见状悲痛不已。在装殓 介子推母子的遗体时,人们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洞里好 像有什么东西。掏出一看,原来是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做鬼终不见,强似伴君 作谏臣。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 清明复清明。 晋文公将血书藏入袖中,把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分别安葬在那棵烧 焦的大柳树下。然后,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 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 只吃寒食,以此来表达对介子推的纪念。 第二年,晋文公领着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以示哀悼。当他 们行至坟前,只见那棵老柳树死而复活,绿枝千条,随风飘舞。晋文 公望着那棵复活的老柳树,像看见了介子推一样,便赐其名为“清明 柳”,并把这天定为清明节。 由于旧时清明节有踏青、郊游的风习,故旧时人们又称此节为“ 踏青节”;由于“清明”与“聪明”谐音,故有些地方还称清明节为 “聪明节”;由于清明演变为民俗节日后的主要风俗活动为祭祀鬼神 及先祖,故民间又称清明节为“鬼节”、“死人节”;相传,鬼生活 在阴曹地府,即所谓的“冥界”,所以有的地方亦称清明节为“冥节” 。 文/刘书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