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南京师大曾经开展过一项关于“车上让座”的调查,结果颇为耐人寻味。在对1201名初、高中学生的随机抽样表明,车上让座须取决于三个前提:一是否有人先让,特别是离他更近的人是否先让;二是自己是否马上要下车;三是看车上是否拥挤,让了之后能否很快再占到一个座位。 对上述调查认真推敲,便不难发现这三条所谓的让座“前提”,主要还是一句话:不愿让座。首先,如果有人先让了,还需要你让座吗?其次,马上要下车了,那是“离座”不是让座。再次,让座后还能占到座位,说明车上原本有空位,你是帮人找位,而不是让座。 生活在城市里的人,经常乘坐公交车,也经常面临“让座”的抉择。本人以为,“让座还是不让座”之所以令人关注,并成为一个需要讨论的问题,因其与我们的社会风气有关。从这意义上说,“让座还是不让座”原本就“小事不小”。因为,即使是那种“现在不比以前,让座没人说你好,不让没人说你坏”的抱怨,也在无意中把“让座”问题,放到社会大背景上看待了。 我们谈论社会公德,有时会觉得抽象。其实,在公交车上是否为“老弱病残孕”让座,便是一把具体的公德“尺子”,它可以衡量出社会公德水平的高低。一百年前,梁启超先生在《论公德》一文中就说:“我国民所最缺者,公德其一端也。”时至21世纪的今天,我国整体综合国力日益增强,物质文明程度也今非昔比,如果仍然“最缺”“公德”的话,身为现代人应当羞愧才是。 此外,让座或不让座,还涉及社会生活的从众心理因素,即让座的人多了,不让座的人自然就少,反之则反。因此,上述之让座“前提”及“让座没人说你好,不让没人说你坏”的说法,其实是一种让座的“悖论”。试想,让座要人说,不让座也要人说,(换言之,让座要有“前提”,而“前提”就是不让座)主动让座从何说起?反过来讲,真有人出面说了,碍于面子,究竟是让不让座呢?毕竟,社会公德只是自觉遵守的规范,不是强制执行的行为准则。 依我看,公交车上让座的“前提”,只有“老弱病残孕”这五个字。假如还有别的“前提”,那就是:你不让座,别人也不让座;你让座了,别人也会让座。就个人而言,让座不妨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 向 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