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山东 | 国内 | 国际 | 体育 | 财经 | 休闲 | 娱乐 | 健康 | 女性 | 人才 | 房产 | 短信 | 论坛

大众日报 农村大众 齐鲁晚报 生活日报 鲁中晨 半岛都市报 经济导报 城市信报 青年记者 小记者 国际日报山东版

      您的位置: 大众网主站 -> 大众精选 

 

长篇剧一拧哗哗冒水

 

关注“注水”电视剧

  近几年,国产电视剧进入了生产膨胀期,年产量维持在一万到两
万集。如此庞大的数量保证中国人有充分的机会沉迷于电视剧中,变
成“沙发土豆”。然而产量大不代表质量高、成绩大,相反,大批题
材撞车、故意“注水”的恶俗作品令观众倒尽胃口。这种“注水”体
现在两方面,一是假,二是长。三五集就能说明白的电视剧非要添枝
加叶,缠绵成几十集。为此,本版今天推出一组读者的文章,专门给
“注水”电视剧挑挑刺把把脉,使观众有苦能言。
  今后几天我们将陆续推出对电视的综艺节目、主持人、广告的批
判,有兴趣的读者可以登录http://yl.qlwb.com.cn到娱乐区
发帖子参与讨论。
  古装小资
  我要建议拍古装戏的导演们,不妨效仿一下过去港台片的做法,
在片头上打出:本剧纯属戏说,如有不当,纯粹胡说———
  谁都知道中国人是最喜欢“扎堆”的了,这种“扎堆”的毛病被
电视剧导演们更是发扬光大到了极致。你能戏说,我就能胡说;你给
暴君翻案,我来给卖国贼喊冤……你没唱罢我就登场,一窝蜂扎进了
古装堆里,戏说的是古人,戏弄的是观众。
  打开电视,三十几个频道有二十几个在播古装戏,不管你愿意不
愿意,只管恣意地强奸观众的眼睛。看着一帮又一帮身着清装、明装、
唐装的“新新人类”,满口港台味的普通话,什么“哇噻”、“酷毙
了”、“好了啦”、“酱子啦”……不仅要强奸观众的眼睛,连我们
的耳朵也不肯放过。
  在泛滥的古装戏中,不管是王侯卿相家的闺秀,还是平民家的碧
玉,这些时髦的美眉个个不修“四德”,不事女红,天天忙着跟一帮
帅哥逛街、幽会,流连于酒吧、茶楼;潇洒地玩着三角乃至多角恋爱,
旁若无人地打情骂俏,甚至忘情至当街拥吻。而封建家长们则个个开
明通达,即使有些障碍也无外乎门第或者情仇,绝对与封建体制无关。
就连封建时期的最高统治者们,不爱江山爱美人倒也罢了,却偏偏但
凡作为男一号的皇帝肯定会成为一夫一妻制的创始者。
  所谓的“古装”戏,真是名副其实的仅仅套了身“古装”而已。
一群俊男靓女穿上古代的戏袍玩着小资的游戏。反正只要打上“戏说”
的旗号,我就可以瞎说、滥说乃至任意地胡说八道,就算是孔圣人,
只要我愿意我就可以在他的七十二贤人里找出几个私生子来————
不过我要建议拍古装戏的导演们,不妨效仿一下过去港台片的做法,
在片头上打出:本剧纯属戏说,如有不当,纯粹胡说。
  当然也不能一竿子打死一船人,古装戏也不是没有好的,像最初
的《雍正皇帝》《还珠格格》《上错花轿嫁对郎》……毕竟那是一开
始,对其中的某些毛病大家不仅不会在意,还会觉得新鲜,这才导致
了这些“好戏”衍生出来一群“格格”,一群“皇帝”,甚至还培养
出了一个“皇帝专业户”张铁林。让电视剧导演们当真是毫无愧意地
把观众当成了食不知味的傻帽。
  作为傻子观众,只想在这里求求我们的电视剧的导演们:“导爷”
们,别玩了,饶了我们的胃吧!
  法图埋
  被迫弱智
  越看越让人怀疑自己的智商:明明是古代的良家女子,可不是染
发烫发,就是七短打扮露肩露胸露胳膊,满嘴的哇噻、帅呆———
  一向喜欢看电视,要求也简单:能流点泪儿,解点闷儿或者想点
事儿。可如今偶尔看看,就有想把遥控器扔到电视屏幕上的冲动。且
不说那一爱就吻,一吻就上床,一上床就怀孕,一怀孕就转身捂口恶
心欲呕吐的滥之又滥的现代爱情剧,也不说那一英雄好汉,七八个或
娇痴或妖娆的美女一路追随争相献身,脚尖点地就能腾飞于竹林,两
掌一击就电光雷鸣的离奇武侠。单说那火上浇油热拍不止的古装连续
剧吧————越看越让人怀疑自己的智商:明明是古代的良家女子,
可不是超越时代地染发烫发,就是七短打扮露肩露胸露胳膊,满嘴的
哇噻、帅呆。在《春光灿烂猪八戒》中,一个美女姐姐索性着几片碎
片状短裙,一双美腿尽数露出。不用说未出阁的小姐,古代的青楼女
子也不至于如此的“伤风败俗”。更不用说动不动就离家出走献身献
吻等新新人类行径了。既然你这么爱时尚喜潮流,干脆拍个青春偶像
剧得了,干吗三番五次地糟蹋故纸堆里的人呢?现代人学了欧美学日
韩,奋斗进取的精髓没学到,倒学了一身瞎混混的皮毛回来,哈韩哈
日,哈了一身的不良风气。古代之风又被导演们糟蹋得不成样子,还
被捧为潇洒风流,要学好,到哪里找啊?
  再说那续了再续叫好声一片的《铁齿铜牙纪晓岚》。一个戏说就
仿佛可以堵住观众的嘴:谁当真谁是傻子!在编纂《四库全书》的集
回里,太后为将女扮男装的颜如玉撮合给小月,赌气绝食,怎么说也
是个皇室贵族啊,怎么动不动跟小家农妇似的?纪晓岚想辙写了一出
《女驸马》的戏,诳老太后赦了颜如玉的欺君之罪,受骗后的皇太后
乐呵得跟吃了糖块的小孩似的。和王申呢?一回回地被简单的把戏戏
弄得丑态毕露。哄人的略施小计,被哄的傻帽一般情愿糊涂,分明是
纪晓岚、和王申、乾隆客串了一回中年魅力男人张国立、长得像奸臣
的王刚和皇帝专业户张铁林。历史上和王申是个美男子,纪晓岚才是
个风流大胖子,这么多年,影视娱乐仍然走不出人物面孔模式化的框
子。更不用说女人当监军,和王申带兵打仗,俄罗斯人攻打甘肃……
用历史学家的话说————都瞎扯得没边了。这样的片子还属古装片
中的精品,并且还要拍够100集,据说看得热火朝天,炒得沸沸扬扬,
是我弱智,观众弱智还是媒体弱智,或者我们生活在一个弱智时代?
  据报载某些导演听到一句半句的逆声便面露愠色,双目喷火,甚
至有像阿Q逢人耻笑他的癞疤疮一样要打人几个耳光的势头。最普遍
的男女之情,尚要有《驯夫指南》《泡妞秘笈》等等指导读物,并且
在校学生已经开始撰写了,这不能不归功于我们的娱乐导向。为什么
我们起步甚晚的电视剧就不能听听逆耳之言呢?三人行必有我师,你
敢说身边哪个人不如你?
  苏小蝉
  谋财害命
  既然注水剧目前仍然可以大行其道,我们就暂时还不能指望有关
部门的监管,最便当的方法是————关掉电视,该干啥干啥去——

  现在的市面上, 注水猪肉是不大见了,据说有关部门加强了监
管,所以老百姓可以吃上放心肉了。可电视荧屏上,那些花花草草鸡
零狗碎的注水剧却是遍地开花,大有蔓延之势呢。
  咱们的广播电视普及比较晚,电视剧的制作起步也比较晚,技术
水平和艺术水准似乎也没有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可是那凑集数的本事
却老早就与国际接上了轨,而且据我看当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了。这里
头的招数,据我这外行人看来,不外乎这么几个:一是横生枝节,云
山雾罩。本来演得好好的,故事按照自身的逻辑向前发展,突然间插
进一个什么回忆或者想象或者什么与故事毫不相干的偶发事件,一路
延展开去,三集五集演不完,把个主题冲得跑到爪哇国,不把你急出
满嘴燎泡不算完。二是故意扯淡,大耍贫嘴。自从室内剧风行以来,
耍贫嘴成了注水的最佳方式。有时候,除去片头片尾的广告,一集电
视剧,基本上是在看两个人在拿无聊当有趣的耍贫嘴玩深沉。要么就
是在一个酒吧之类的地方,一坐就是半个钟头,胡侃海聊不知所云或
者卿卿我我黏黏糊糊。三是故意耍嗲卖痴,玩无厘头。一群疯疯癫癫
的人儿,一个醉生梦死的故事,既没有世俗尘缘,又没有浪漫情怀,
嘻嘻哈哈,胡闹一通,将一个中国的历史戏说一番,让人不知今夕何
夕,身在何处。四是瞎编故事,故弄玄虚。明明破绽百出,不言自明
的事情,偏偏掩耳盗铃,自以为套套连环,全把戏里戏外的人当成了
弱智。当然了,因为某个连续剧的偶然成功,紧接着就炮制出多个兄
弟姊妹来凑趣(且美其名曰姊妹篇),这就不但是注水,简直是恶意
排泄了。只要看看后来的凑趣者是如何的失败,如何的水肿,你就知
道为什么民间会流行一句“黄鼠狼子生老鼠———一窝不如一窝”了。
  鲁迅先生似乎说过类似这样的话:“无端的浪费别人的时间,无
异于谋财害命。”注水剧的泛滥,实在一方面浪费了观众的电费,另
一方面也浪费了观众的时间。既然注水剧目前仍然可以大行其道,我
们就暂时还不能指望有关部门的监管,最便当的方法是————关掉
电视,该干啥干啥去。
  王君夏
  别忘掺酒
  本来三五集就能说明白、弄透彻的故事,却非要添枝、加叶、“
作旧”、“翻新”,非要缠缠绵绵一番,非得弄上几十集不可———
  时下,电视就像一枚楔子,实实在在地插进人们的生活。但是,
我不看电视。于是就有人问我:你不看电视,还算是现代的人吗?在
一个“逢剧必炒”的年代,这一问,问到了点子上。当满大街的小孩
子都在唱“你是风儿我是沙”的时候,我却老是听成“你是疯啊我是
傻”。于是,我真成了落伍者,成了老古董。
  于是,看吧!大家都看你不看,不是对电视这个时代宠儿的蔑视
吗?其实,看电视有看电视的好处————上面的人声情并茂,一目
了然。比如看《红楼梦》,想林妹妹,林妹妹就在眼前,而且亦娇亦
颦。面对荧屏,大可以心猿求索,意马奔腾。但这是面对好的电视剧,
但“举屏蹈蹈”,哪里有那么多好电视剧?
  当你在黄金时段,随便打开一个频道,都是一些正在“热播”的
鸿篇巨制,俨然一派大家风范。可当你细细观看,就会发现问题。比
如一帮警察兴师动众,抓个绑匪,二十几集硬是没有抓住————其
实观众在心里早就把他们抓住后枪毙几回了。出现这样的结果,并不
是观众聪明,而是那些“导爷”们太浑。现在的连续剧,仿佛就是“
连续注水”的代名词。本来三五集就能说明白、弄透彻的故事,却非
要添枝、加叶、“作旧”、“翻新”,非要缠缠绵绵一番,非得弄上
几十集不可。戏不够,水来凑,于是乎冗长的台词、繁琐的情节、拖
沓的场景比比皆是。
  看这样的电视剧,就像在喝一碗刻薄的饭店老板做的稀稀拉拉的
菜汤,偶尔有点肉末塞到牙缝里,也能吊起一点我们的胃口;总以为
后面会好一点,于是继续耐着性子喝下去。为等待下一个片断的“可
能的”好,你坐也不是、站也不是,连上厕所也“去也匆匆,来也匆
匆”。于是,好端端的八小时之外被弄个鸡零狗碎!这样的电视,看
它作甚?
  据说,张爱玲只有三万字的《金锁记》“触电”后成了20集;北
京人艺的话剧《天下第一楼》“触电”后成了32集;前苏联名著《这
里的黎明静悄悄》也将在咱们的“导爷”手里变成21集的连续剧……
于是在商业精神的鼓舞下,编导们一个个就像中了邪,他们借助电视
这个不旧不新的武器,你方唱罢我登台,以那种死猪不怕开水烫的顽
强和前赴后继的勇敢,乐此不疲地将“注水”进行到底————反正
我的果子论堆卖!等我们见到那些电视剧的时候,真不知道我们到底
能吃到多少肉末,能喝到多少清汤!
  我想起儿子给我讲的一个笑话:一对卖酒的夫妇酿得一种好酒,
酒香不怕巷子深,引来天下的好酒者。但由于工艺复杂,产量有限。
为赚更多的钱,他们就开始往酒里掺水,但开始买卖还是不错。银子
的诱惑促使他们掺得一次比一次多,最后酒店落到门可罗雀的地步。
后来,他们问一个老顾客,为什么人们不买他们的酒了。顾客的回答
实在精彩:你们的水里忘记掺酒了!
  随着电视剧市场与观众的不断成熟,电视剧的“质量”才是同业
竞争的惟一标准。如今制作者该明白,在人们“宁吃好杏一口,不吃
烂桃一筐”的时候,没有质量就无法生存了。在这里我们极有必要提
醒一下那些“注水大师”们:编导的时候悠着点,千万不要忘记“掺
酒”!
  挑灯看剑

 

 编辑:

发表评论】【关闭窗口  
 

::: 专刊推荐 :::

  人  物  大众周末
  大众书画  
丰  收
  都市女性
  现代教育
  资  讯
  城市信报
  大众娱乐
  速  读
  发  现
  青 未 了
  健    康
  财  富
  人文阅读

::: 新闻专题 :::

-

英语四六级考试怎么了

-

首次全国经济普查

-

2005年艺术考试

-

印尼地震引发海啸

-

关注高校自主招生

-

2004足协杯

-

关注大学生求职

-

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

-

宁夏新闻网周年庆典

-

心系寒门学子献爱心

-

关注中国工人在阿遇袭

-

APEC电子商务博览会

-

钱塘观潮-记者浙江行

-

庆祝大众网开通三周年

-

新规划·新泉城建设

-

济南经十路拆迁改造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2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网络中心主办 Email
:webmaster@mail.dzdaily.com.cn
鲁ICP证0001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