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险 > 保险资讯
本站搜索:

交强险经营模式求变势在必行 经营费用恐成糊涂账

2012-08-15 09:55:00     作者: 崔启斌    来源: 北京商报  

关键词: 交强险 调整主体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 三者险 经营模式
[提要] 风险较大的车型,如农用车等将增加费用成本,商业化经营交强险容易引起部分机动车主的非议。有保险专家认为,交强险的经营费用支出谁来鉴定,办理一起车险事故,有多大比例的经营费用支出归入交强险、三者险、车损险并不透明。

  交强险承保亏损逐年加大。近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去年交强险承保亏损首破百亿元。尽管巨亏的真实性引来种种非议,但交强险经营模式的不合理成为多方一致的看法。究竟交强险如何才能走出赔钱的怪圈……

  新闻回顾

  去年36家保险公司经营交强险业务,除极少数企业微盈外,绝大多数大幅亏损,全年亏损达到112亿元,交强险五年半累计亏损高达287亿元。与此同时,交强险累计承保机动车4.6亿辆次,累计赔付2521亿元;处理事故赔案6990万件,其中垫付85万件。各保险公司在促进道路交通安全、保障道路交通事故受害人利益的同时,也因连续承保亏损而不堪负重。

  对此,业内将赔钱最终归咎于“前端政府定价,后端市场经营”的模式,也就是“政府统一定价且少有调整,很难适应市场的变化”。一位保险公司人士指出,人伤医疗费用逐年上升,但费率却没有跟进调整,承保赔钱是必然的。也有专家直指交强险遵循的“不盈利不亏损”原则难以激发保险公司的积极性,现有经营模式求变势在必行。

  模式1 商业化经营

  商业化经营交强险符合市场化发展的规律。目前来看,美国、英国、德国等绝大多数发达国家均采取这一模式,也就是各保险公司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自行制定交强险条款。

  现有的经营模式则由政府定价,由保险公司经营并承担损失风险,且财务损失独立列账。对此,中央财经大学教授郝演苏认为,在运营过程中各保险公司很难将交强险与商业车损险的费用区别开,建议政府制定交强险费率的上限以及保险责任,保险公司采取商业化经营,在政府制定的费率上限之下依据车辆风险自行拟订费率。这意味着交强险引入市场竞争来自行执行区间定价,在经营过程中实现自负盈亏。

  不过,风险较大的车型,如农用车等将增加费用成本,商业化经营交强险容易引起部分机动车主的非议。

  难度系数:★★★☆☆

  模式2 企业代办经营

  保险公司作为交强险的代理人,只收取固定的代办手续费并不承担相关的经营风险,所有承办交强险业务的保险公司都必须加入“强制保险共保体”,负担分配保费与赔款。交强险费率的厘定遵循“不盈利不亏损”的原则,由厘定机构计算并报政府批准,再由保险公司统一使用。目前,日本、我国台湾套用这一模式。

  代办模式自然会受到保险业的推崇,因为自己经营的是无风险生意,稳收代办费用,但相关的经营风险则归于政府,必然增加政府的压力。据悉,国内曾试图在一省进行交强险代办试点,但前期备战三年多最终放弃,原因之一就是经营压力将使政府负担过重。

  一旦实施代办,还应该解决如下一些问题,如由哪些保险公司代办,以什么标准来衡量,代办的市场份额多大,这必然在保险业内引来更多的纷争,且不利于市场化服务。

  难度系数:★★☆☆☆

  模式3 区域化费率调整

  交强险属于强制性的责任险,目前全国统一费率,执行统一的浮动标准。城乡一样、各省区无差别,风险大小与费率不匹配,不能体现保险产品的定价原则。去年,江苏、浙江、上海、安徽、山东亏损最为严重,经营亏损达到63亿元,占全国交强险经营亏损的69%。如此大额的亏损,对于其他交强险经营良好的地区显然有失公平。

  中保协交强险工作组专家就建议,首先对交强险条例进行修订,进一步明确费率调整的触发条件、调整程序、调整频度、调整主体等,推动区域差别费率试点工作,扩大地区试点范围,逐步实现整体不盈不亏。

  难度系数:★★☆☆☆

  模式4 营业税减免

  保险公司在经营交强险的过程中,在体现企业社会责任之时不断出现亏损经营,但营业税丝毫没有减免。有保险人士抱怨,对于自负盈亏的商业化企业而言,有失公平。

  因此,有车险专家建议,政府应该减免交强险营业税,鼓励保险公司更好地保障道路交通事故受害人的利益。依据去年交强险保费收入982亿元计算,如果减免营业税将有望为保险公司带来约60亿元的收入。

  同时,中保协交强险工作组专家曾建议,政府应该对拖拉机、出租车等亏损严重的险种给予一定的补贴,鼓励投保积极性,从而扩大交强险承保面,有效分散事故风险。据了解,去年营业客车、挂车、拖拉机等交强险亏损严重,合计亏损达到73亿元。

  难度系数:★★★★☆

  模式5 适时调整费率

  自2008年2月下调交强险基准费率以及2007年7月开始实施费率浮动办法以来,汽车业务单均保费从2006年的1384元降至去年的1075元,降幅达到22%。单均保费收入下降,而人伤赔付金额提高以及医疗赔付成本增加,直接导致交强险的偿付成本提高。数据显示,去年交强险的赔付率为81.9%,与上一年相比略有下降,但与发达国家60%-70%的赔付率相比仍明显偏高。

  记者采访多位专家认为,应当建立交强险基准费率调整机制,如费率与可支配收入等赔偿标准的年度增长实行联动,两年平均综合成本率超过(低于)一定标准或者三年累计亏损(利润)额超过一定标准,则需要启动调整程序。

  保监会也曾表示,针对当前交强险运行中出现的问题,会同相关部门深入研究交强险的经营模式,提出完善交强险经营模式和建立科学费率调整机制的具体方案。不过,一旦基准费率依据交强险盈亏而调整,车主很可能面临增加保费支出的压力。

  难度系数:★★★★☆

  记者观察

  经营费用恐成糊涂账

  交强险承保再次出现年度亏损,绝大多数公众对此难以置信,但面对一连串的数据,又拿不出反驳的理由。不过,保险公司拿什么来证明数据的真实性,仍值得商榷。

  交强险承保亏损与否,由其综合成本来决定,而综合成本又由赔付支出与经营费用支出组成。赔付数据毋庸置疑,因为每赔出一笔款项都会有发票为证,而经营费用支出恐成糊涂账。

  有保险专家认为,交强险的经营费用支出谁来鉴定,办理一起车险事故,有多大比例的经营费用支出归入交强险、三者险、车损险并不透明。

  再则,记者查阅36家保险公司的交强险年度报告,其中的精算报告仅对赔付率、费率等进行了详细说明,而审计报告中的经营中“分摊的共同费用”令人莫名其妙,分摊什么费用并没有明示,且各家公司这部分费用在已赚保费、经营费用中的占比也相差甚远。“分摊的共同费用”是否随意分摊到交强险头上不得而知。

张田夏荫


 
 
 
我要评论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foo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