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0-29 09:32:00 作者: 来源: 中国新闻网
转自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10月29日电(财经频道 李金磊 秦辰)近期各地陆续公布了前三季度GDP(国内生产总值)数据,据中新网财经频道统计,截至10月28日,全国已有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布了前三季度GDP增速。其中,天津增速最高,为13.9%,重庆和贵州以13.8%的增速并列第二,而上海以7.4%的增速垫底。
数据显示,长期以来“东快西慢”经济增长态势正扭转为“西快东慢”的新格局。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曹和平对中新网财经频道表示,这种局面亦喜亦忧,目前中国经济处于调整的关键期,遏制经济下滑的组合方式还没有找到,预计第四季度仍将保持下滑态势。但他同时强调,经济硬着陆的两种迹象都没有在中国出现,“我不相信会出现硬着陆”。
24省份GDP增速超过全国水平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经济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国内GDP同比增速为8.1%,上半年增速为7.8%,前三季度增速为7.7%。通过比较可以发现,今年前三季度,国内GDP增速呈逐步回落的态势。
而与全国前三季度7.7%的增速相比,中新网财经频道统计发现,天津等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前三季度GDP增速超过了全国水平,而浙江与全国水平持平,只有北京(7.5%)和上海(7.4%)低于全国水平。
根据各地公布的数据,中新网财经频道统计发现,在已经公布的这27个省份中,天津以13.9%的增速居首,重庆(13.8%)和贵州(13.8%)并列第二,而上海增速垫底,仅为7.4%。
>>解读
增速回落是4万亿的必然成本
曹和平首先就今年连续三季度GDP出现回落的原因作出了分析。国内经济开始减速的同时,世界经济的复苏却没有达到预期的程度。出口的疲软,也致使“三驾马车”丢失一部分动力。 “外贸不畅,内需动力不足,再加上此前的调控周期影响,这三个力量把宏观经济带向了稳定的下行关键期。根据这三点,我判断经济在未来一个季度,继续保持下滑态势是可以预期和担忧的。现在看来遏制下滑的组合型方法还没有找到。”他对中新网财经频道表示。
GDP增速呈现“西快东慢”格局
分地区来看,前三季度GDP增速依然呈现“西快东慢”的格局,分化较为明显。
从排名可以看出,中西部地区省份都保持了10%以上的增速,均明显高于全国增速,并列第二的重庆和贵州增速均达到了13.8%,而东部地区省份增速则比较逊色,广东、浙江、北京、上海的增速均低于8%。
此外,从经济总量来看,广东以40685.76亿元排名第一,江苏以38796亿元排名第二,山东以36235.2亿元排名第三,垫底的为青海,仅为1298.93亿元。
>>解读
“西快东慢”局面亦喜亦忧
对于目前经济增长呈现出的“西快东慢”局面,曹和平认为亦喜亦忧。
他对中新网财经频道表示,东部经济增长到一定高度后增速开始放缓,西部承接了东部的产业转移,模仿东部的增长方式。“西部处于初级阶段,所以增长较快。这是好事,说明中国经济的经验学习,东部西部到了一致化的程度。但另人担心的是,如果以省为单位的全国增长模式趋同的话,这就不是一个好事。增长应该多元化,而不该趋同化。所以看到这样的情况我也有些担忧。”
多地增速出现企稳回升态势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广东、浙江、北京等地增速较低,但均呈现出企稳回升的态势。广东省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广东省经济第三季度继续回升,前三季度GDP超过4万亿元,同比增长7.9%,虽然增幅同比回落2.2个百分点,但比一季度回升0.7个百分点,比上半年提高0.5个百分点。
而浙江前三季度7.7%的增速与一季度同比7.1%、上半年同比7.4%的增速相比,同样已率先于全国出现企稳回升。北京前三季度GDP增速也比上半年提高了0.3个百分点。
>>解读
中国经济不会“硬着陆”
尽管如此,在中国经济减速的当下,一些外国机构称中国经济将“硬着陆”的论调又逐渐高了起来。对此,曹和平对中新网财经频道表示中国经济没有出现“硬着陆”,也不相信会出现硬着陆。
曹和平就经济“硬着陆”的两种迹象分别作出了阐释。他对中新网财经频道表示,“硬着陆”的一种情况是GDP降下来了,但物价还很高。“而我们现在是GDP降下来了,物价还比较低。”第二种情况就是长期性的消费行为,降低了人们的消费需求函数。“现在没有这种情况。我们的社会商品流动总额还是14%左右,如果出现‘硬着陆’,这一数据应该掉到10%以下。”
曹和平表示,中国经济目前处于调整的关键时期,如果政策组合不当,有可能致使新一轮增长中出现反面趋势的概率增加,但“硬着陆,我不相信会出现。”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