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3-28 12:53:00 作者:谢伏瞻 来源:人民日报
编者的话:近几年宏观调控是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过程中进行的,也是在经济体制加快转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大背景下进行的。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联系更为紧密,经济深层次问题与新情况新矛盾交织,风险和挑战严峻,宏观调控面临的复杂性、特殊性和艰巨性前所未有。实践证明,由于见事早,决策果断,措施有力,标本兼治,宏观调控有效防止了苗头性问题演变为趋势性问题、局部性问题演变为全局性问题,避免了大起大落,取得了显著成效。当然,社会上对宏观调控还存在一些模糊或错误认识。为了澄清事实、统一思想,正确认识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问题,本报从今天起在理论版开设“如何认识宏观调控有效性问题”专栏,陆续刊发国家统计局局长谢伏瞻、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刘树成、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汪同三的文章,分别论述宏观调控取得的显著成效、宏观调控的主要做法和特点、正确认识宏观调控的有效性等问题。这些文章用事实说话、用数字说话,析事明理、答疑释惑,有助于读者深化对宏观调控的认识。
2003年以来的五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五年来,全国各族人民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改革开放,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全面加强社会建设,努力克服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以及国内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和严重自然灾害等不利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国民经济持续平稳快速发展,综合国力迈上新台阶
2003年以来,国民经济不仅增长速度快,而且持续时间长、稳定性好,为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经济实现了连续五年10%或以上的增长速度。2003年以来,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6%,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快、持续时间长的时期之一,不仅比同期世界年均增长4.5%高出6.1个百分点,而且比改革开放以来年均增长9.8%高出0.8个百分点。同时,年度之间波幅比较小。
经济总量在世界上的位次五年内连升两位,居于第四位。200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120333亿元,2007年达到246619亿元,年平均增加25257亿元。到2005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连超法国和英国,在世界上的位次由第六位跃居第四位。200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分别相当于美国、日本和德国的13.9%、37.0%和71.8%,到2006年已分别相当于美国、日本和德国的20.0%、60.6%和90.7%。相应地,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的份额也不断提高,2002年为4.4%,2006年提高到5.5%,2007年又有提高。
财政收入在五年间增加了近两倍。2007年国家财政收入达到5.13万亿元,五年年均增长22.0%。财政收入增加量一年多于一年,2003年比上年增加2812亿元,2004年增加4681亿元,2005年增加5253亿元,2006年增加7111亿元,2007年增加超过1万亿元,五年间增加了近两倍。依靠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我们办了多年想办而无力办的一些大事,加强了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很多薄弱环节,有效保障了经济社会的稳定协调发展。
企业利润连续五年保持高速增长。2006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9504亿元,比2002年的5784亿元多13720亿元。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连续五年高速增长,五年年均增速超过30%。
经济结构调整出现积极变化,产业及地区发展和投资与消费关系的协调性增强
优化经济结构是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的重要内容。2003年以来,经济结构调整出现了积极变化。
农业基础得到加强,粮食产量连续四年增产。2003年以来,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年均增长4.5%。2004年粮食生产出现重要转机,全年粮食总产量达9389亿斤,扭转了1999年后连续下降的局面。此后又连续三年增产,实现了1985年以来的首次连续四年增产。2007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0030亿斤,成为历史上第四个高产年。2007年棉花总产量达到760万吨,比2002年增长54.6%。
工业生产增长迅猛,装备制造业不断升级。2007年工业增加值突破10万亿元,达到10736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2002年增长了79.7%,年均增长12.4%,比改革开放以来的年均增长速度快0.8个百分点。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增长迅猛。初步统计,附加值较高的发电设备2007年比2002年增长5.1倍,冶炼设备增长3.4倍,工业锅炉增长1.3倍,数控机床增长3.7倍,金属切削机床增长96.6%,交流电动机增长1.7倍。装备制造业明显升级。
服务业快速增长,呈现出全面发展的格局。过去五年,第三产业比重平均达到40.0%。多种所有制、各种业态、不同规模的商业企业保持了较快发展,活跃、繁荣了市场。2007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9210亿元,五年年均增长13.1%。金融机构发展壮大,各项贷款余额大幅增加。交通通讯保持了较快增长,五年旅客周转量年均增长9.0%,货物周转量年均增长15.0%,邮电业务总量年均增长27.7%。
中西部地区发展加快,区域发展的协调性增强。随着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逐步落实,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出现了积极变化。东、中、西部及东北老工业基地快速发展,2007年分别比2002年增长1.3、1.3、1.3和1倍。2007年中部、西部、东北三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国比重分别为20.2%、20.5%和10.2%,比2002年分别提高3.1、0.9和2.2个百分点,表明这些地区经济发展后劲增强。
投资保持较快增长,消费增长加快。2003年至2007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增长27.7%、26.6%、26.0%、23.9%和24.8%。投资增速总体呈现稳中回落的态势。而消费增速逐年加快,2003年至2007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增长9.1%、13.3%、12.9%、13.7%和16.8%。投资与消费关系的协调性有所增强。
薄弱环节进一步加强,支持经济快速增长的能力明显提高
2003年以来,一大批重点建设项目建成投产,交通、通讯、能源等基础设施得到加强。
一批重大基本建设项目和重点骨干企业的技术改造项目建成投产。以青藏铁路通车为标志,宁西线、渝怀线、株六复线、浙赣线、朔黄线、内昆线等铁路项目,福建三福高速公路项目,广州地铁二号线工程,天津港扩建工程,上海洋山深水港集装箱项目一期工程,广州白云机场迁建工程等一批交通运输项目建成运营。
一批石油、化工和钢铁等项目顺利建成。其中百亿元以上项目有:西气东输管道基建项目,大庆油田开发产能建设工程,胜利油田原油天然气开采项目,中石化西北油田勘探开发项目,长庆油田基建项目,中海油油气田勘探开发投资项目,浙江镇海800万吨/年炼油扩建工程,天津、鞍山、武汉等钢铁集团技术改造工程,广东江门等电力项目。
交通运输供给能力大大加强。铁路、公路、水路和航空等多方式、多渠道的交通网络得到明显改善。铁路营业里程由2002年的7.19万公里增至2006年的7.71万公里。公路里程由2002年的176.5万公里增至2006年的199.4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由2.51万公里增至4.53万公里。2006年底,民用航空运输线路长度211.35万公里,比2002年增长29.1%。管道运输里程由2002年的2.98万公里增加到2006年的4.82万公里。
已建成覆盖全国、通达世界、技术先进、业务全面的国家信息通信基础网络。网络规模居全球第一,发展速度也位居世界前列。从2002年到2007年,固定电话用户由21422万户增加到36545万户,增长70.6%;移动电话用户由20601万户增加到54729万户,增长近1.7倍;互联网上网人数由5910万人增加到2.1亿人,增长2.6倍;全国邮电业务总量从5696亿元增加到19361亿元,增长2.4倍;2006年已通邮的行政村比重达到99.4%。
能源生产能力明显提高。2007年,能源生产总量达到23.7亿吨标准煤,比2002年增长64.5%。2007年末,发电装机容量超过7亿千瓦,五年新增发电装机容量3.5亿千瓦。2007年发电量达到32777亿千瓦小时,比2002年增长98.2%,电力紧张状况得到缓解。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