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理财 > 资讯
本站搜索:

银行间黄金交易最快8月推 采用做市商制度

2012-07-19 09:58:00     作者:    来源: 东方早报  

关键词: 做市商制度 银行间市场 贵金属
[提要] 首个贵金属交易品种最快将在今年8月底前登陆中国银行间市场进行交易。据新华海外财经报道,上海黄金交易所(金交所)已发布《银行间贵金属询价市场规则征求意见稿》(下称《意见稿》)。

  采用做市商制度 黄金合约先行交易

  首个贵金属交易品种最快将在今年8月底前登陆中国银行间市场进行交易。

  数名银行业贵金属业务部人士透露,最先交易的将会是黄金合约,包括商品现货合约,未来会逐步推出的远期和掉期合约。该贵金属交易市场为场外市场,采用做市商制度。

  某外资银行驻上海的贵金属交易部负责人表示,引入做市商制度以及推出更多黄金新产品将有助于增加流动性,这一点正是目前中国黄金市场所急需的。

  据新华海外财经报道,上海黄金交易所(金交所)已发布《银行间贵金属询价市场规则征求意见稿》(下称《意见稿》)。一商业银行贵金属交易员称,银行只能使用自有资金参与银行间市场的贵金属交易。

  对此,上海黄金交易所新闻发言人、综合部总经理顾文硕对于8月底的时间点并未给出明确答复,仅称在时间点上没有这么明确。

  银行的黄金“批发”市场

  该贵金属交易市场由金交所与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暨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中国银行间外汇市场、货币市场、债券市场以及汇率和利率衍生品市场的具体组织者和运行者)共同牵头设立。

  新华海外财经报道称,根据《意见稿》,有关部门将争取在8月31日启动银行间贵金属交易。最先引入到银行间交易的两种合约分别是AUX.CNY和AUY.CNY,分别对应成色不低于99.95%和不低于99.99%的黄金交易标的。银行间贵金属交易的交易时间是周一至周五的9点半至下午3点。

  消息人士还透露,金交所正在邀请各家银行(大多是该交易所的会员)提交参与银行间贵金属交易的申请。该人士预计,多数大型和中型银行都会参与。

  所谓做市商,是指随时根据公开报价买入和卖出金融产品以确保市场流动性的机构。

  兴业银行资深黄金分析师蒋舒表示,银行间贵金属询价平台和现有的金交所的平台主要有三点不同,“一是新平台只有单纯机构参与,金交所的平台目前个人、机构都能参与;二是这个平台用做市商的交易方式报价,金交所现在使用撮合交易的形式,国际上机构投资者参与的黄金交易市场主要是用做市商交易,三是金交所的平台只有TD交易(即延期交易),没有远期和掉期,而要推的新平台将来会逐步推黄金的远期和掉期,增加两个OTC(柜台交易)市场的衍生品,总的来讲有助于国内黄金成交量市场提高活跃度。”一中资银行贵金属业务部人士则表示,对于银行来讲,参与银行间市场的贵金属交易,有助于银行之间进行头寸调拨。

  某中资银行的交易员表示,如果把交易所的交易比作零售,那么银行间市场的(黄金)交易就是批发了。“可以预见,由于加入了做市商制度,未来银行间市场允许银行买卖黄金的交易量将远远超过金交所。”

  由于采用撮合制交易,金交所目前单笔交易量往往只有几公斤或几十公斤。若有几百公斤或上吨的单笔黄金交易需求,不仅成交笔数多,而且不能瞬间锁定价格,还容易引起市场波动。

  黄金ETF 下半年挂牌上证所

  值得一提的是,顾文硕在今年2月份的时候就曾表示,新开银行间贵金属市场,主要是考虑一些已同时成为银行间市场和金交所两个市场会员的金融机构,这些机构对黄金交易业务也很熟悉,而且银行间市场只是需要对系统稍做调整,总体而言双方合作应会较顺利。

  “这个平台目前来讲只对同时是金交所会员和银行间市场会员的机构开放,但是不排除以后会向银行间的其他成员开放。”蒋舒说道。目前,仍有相当部分的中小银行还不是金交所的会员。

  过去一两年,以天津贵金属交易所为代表的新兴黄金市场,由于保证金低、采用做市商制度及更便利的24小时交易等特点,吸引了不少国内投资者参与交易。但去年11月份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切实防范金融风险的决定》规定,除上海金交所和上海期货交易所外,国内不得再设立黄金交易所和中心;已经开业的,要立即停止开办新的业务。

  除了增设贵金属场外交易市场,金交所与上海证券交易所(上证所)牵头设计的黄金ETF产品也将在今年下半年于上证所挂牌;钯金的ETF产品研究也在进行中。

  此外,由于国内金价受伦敦及纽约等海外市场影响较大,因此开设夜盘对于一些投资者规避风险较为重要。目前金交所周一至周四21:00-隔日2:30交易。顾文硕曾透露,金交所有意将夜盘收市时间延后至隔日3:30及增加周五的夜盘交易。

李平


 
 
 
我要评论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foo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