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置收藏夹 I T 新闻   特别推荐 热点专题 电脑学园 I T论坛
>>> 特别推荐

IT三巨头破解中关村再发展难题

赛迪网-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2002-07-10 19:53:43

       柳传志:不完善的投资机制是瓶颈众所周知,我国高科技产业普遍存在一个问题:知道怎样把钱变为技术,但不知道如何把技术变成钱。我认为没有完善的风险投资机制就是影响中国科技产业化的一个瓶颈。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资金是第一个拦路虎。

  很大一批在中关村做贸易的小企业,刚开始都是科技人员下海,拿着科技成果创办的
,但最后却变成了贸易流通领域的企业。道理很简单:他们缺钱、缺启动资金。一般地讲,银行给创业之初的企业贷款是很谨慎的。

  影响科技企业发展的第二个方面应该说是市场观念。这些科技企业的创办人以前多在科研院所工作,由于受中国长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他们对市场缺乏认识。他们不太知道,要把一个成果转化为产品,中间有很多环节——采购、生产、市场推广、销售渠道管理、服务,还有资金筹措和调配等等,而科研开发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而已。他们容易以为只要有了科研成果,其它各环节都要服从于这个环节。他们自己不但是技术的负责人还要做企业的CEO,这样的企业很难搞好。管理能力是企业成长的主要障碍。

  第三就是企业创业者的管理能力问题。这些拿着科技成果创业的科技人员即使在观念上没有问题,他们对企业管理也是基本陌生的。管理层的管理能力问题是企业成长中的主要障碍。联想集团在创办过程中连续遭遇过的商业挫折不计其数。

  要解决上述问题,就要给创业企业提供资金,提供好的运行体制,提供管理经验,而这一切都要有风险投资机制的帮助。孵化器是风险投资类型中的一种,它能起到推动高科技成果形成产品,推动高科技产业化的作用。

  段永基:中关村发展最大瓶颈是“钱”在硅谷,一个成果,一个企业,通过风险投资的不断进入和退出,逐步成长壮大,最后由产业资本介入。在这条产业链中,每个人分工明确,只做其中的一环。而我国的创新性企业排外倾向严重,把企业当成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技术所有者与投资家很难合作,这种“控股心态”往往限制了风险资金的投入。

  从国际的成功经验来看,大规模的产业发展,一定伴随着大规模的资金集中。中关村必须允许民间资本自由地设立产业基金,并在税收上给予和国际惯例相仿的优惠。特别重要的是要尽早建立创业投资的退出通道。否则,我们就会坐失良机,再次错过发展民族高科技产业的难得机遇。

  风险投资的介入可以提高创业公司的成功率。但风险投资不是散财童子。最差的风险投资商是接生婆,稍微好点的是保姆,最好的是母亲。像母亲一样的风险投资商,从项目的孕育阶段就开始进入,帮助这个项目进行产品开发、市场开拓。强化创新的激励机制

  池宇峰:创新是中关村的生存之本清华科技园有一句这样的口号:空间有形、梦想无限。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在企业及企业的主体——员工外,最重要的恐怕是企业生存的大环境,也就是国家的相关政策及市场规则。比如说盗版,如果盗版不彻底根除,可能还有很多软件企业面临生存的危险,企业有再大的创新精神也会面临着生存的危险!

  现在中关村盖起了一栋栋高档写字楼,改善了我们的工作环境,同时这也是在完成“大浪淘沙”的工作,淘汰一批没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大家可以看到,无论是在政策的软环境,还是基础设施的硬环境,国家都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和改善。针对大型企业,国家出台了鼓励出口、税收优惠等相关政策;针对学生创业,又建设了北大科技园、清华科技园等中小企业孵化基地,极大地改善了学生及归国留学生的创业环境。只有一切活动在既定的游戏规则之内活动,事物才会沿着有序的规则活动,这也是整个社会发展的本质规律!
 

 

相关内容

相关新闻:
上一条:盯上无线通讯服务 诺基亚IBM联手做软件
下一条:微软中国新财年巨资助合作伙伴增值

关闭窗口

 


I T 频道主编信箱  Tel: 0531-5193461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0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webmaster@mail.dz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