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置收藏夹 I T 新闻   特别推荐 热点专题 电脑学园 I T论坛
>>> 特别推荐

TD-SCDMA曲高和寡

人民日报   2002-07-30 15:50:46

    缺乏核心技术,没有杀手锏是我们许多行业的心病,移动通信领域也不例外。回顾历史,从第一代模拟手机到第二代数字移动通信,看起来非常红火的、规模达数千亿元的庞大市场,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的份额也就20%左右,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东西就更是凤毛麟角。

    所以,在错过了第一代,穷追猛赶了第二代之后,当2000年5月,国际电联正式批准由大唐集团提交的TD—SCDMA为国际3G即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之时,中国移动通信界兴奋地称之为“百年来中国电信技术史上的重大突破”。有人说今天是“标准为王”的时代,谁掌握标准谁就占据了制高点。因此,对于中国移动通信产业来说,TD—SCDMA成为国际标准是一个历史性的转折点。凭借它,我国有可能在移动通信产业的发展上实现突破,真正步入跨越式发展的新阶段。

    频率资源不可再生

    中国标准优势明显

    能在众多的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和欧洲提出的WCDMA、美国 提出的CD-MA2000一起,成为世界3G的三大主流标准之一,中国提出的TD-SCDMA自然有其过人之处。据TD—SCDMA国际技术论坛的负责人介绍,中国提出的标准的最大优势是频谱利用率高。

    频率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移动通信发展到今天,频率资源已经相当紧张,发展3G,首先要解决用户的高速增长与频率资源不足的矛盾。TD—SCDMA是三大标准中频谱利用率最高的,只占用1个1.6M的带宽,其系统容量是WCD-MA和CDMA2000的数倍。1.6M的带宽还意味着可以充分利用零碎的频段,节省“清频”所需要的大量费用。

    对于移动通信运营商来说,频谱利用率高意味着用户成本降低。因为在同样宽的频率范围内,TD—SCDMA标准能支持更多的用户,这样每个用户承担的费用更低。特别是对于欧洲各国,3G牌照拍卖出了天价,达到数十亿上百亿欧元。由于在同样的频率宽度内能容纳更多的用户,这个标准的竞争力可想而知。

    其次,中国标准更适合互联网业务的特性。未来3G的主要业务将是移动互联网业务,互联网业务的特性是上行数据流量和下行数据流量不对称。在一般情况下,由于大家从网上看东西多,因此下行数据流量远大于上行数据流量。其他两个标准采用FDD方式,即靠频率区分上下行,而且其技术标准要求频率对称,从而会造成上行频段空闲,造成频率资源浪费。而TD—SCDMA标准采取了TDD方式,靠时间分割来解决上行和下行的传输,可以根据需要,动态调整上下行所占时间的比例,实现了上下行数据的非对称传输,非常经济。此外,设备造价低也是我们的优势。TD—SCDMA采用了智能天线,可以在低功率下实现大面积覆盖,因此其基站造价约为其它标准的70%。而且,TD—SCMDA手机芯片的时钟速率是FDD形式的1/3,因此手机的功耗也更小,造价更低。但是,技术上有优势的标准就一定能够成功吗?

    中国标准曲高和寡?

    鸡蛋之争孰是孰非?

    某种意义上,标准虽然重要,但它仅仅是一个开始。标准只是一系列规范,是完全公开的,本身并不能带来利益。真正带来利益的是在标准产业化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专利。因此,要想在与其它3G标准的竞争中胜出,就必须尽快使TD—SCDMA标准产业化。

    然而,TD—SCDMA的产业化进程却并不尽如人意。特别是与另外两大标准相比,中国标准的发展速度明显落后。这一方面是我们的标准提出时间短。别人已经发展了6—8年,而我们才搞了两年多,当然没有别人成熟。而更重要的原因是,TD—SCDMA目前势单力薄,可谓曲高和寡。比如参与WCDMA研发的企业多达数十家,投入已经数百亿美元。其中仅爱立信一家就达到30亿—50亿美元。而TD—SCDMA实质上成了大唐集团的独角戏,除西门子与大唐结成战略同盟外,其它厂商多在观望。而研发投入总共才10亿元人民币。

    那么什么原因导致多数企业对TD—SCDMA标准采取旁观态度?是我们的标准在技术上不行还是标准的拥有者大唐“吃独食”,限制别人进来?来自企业的信息告诉我们,真正的原因是频率规划。另两个标准的频率,欧盟和美国早就规划了,而直到现在,包括TD—SCDMA在内的所有3G标准的频率,政府都没有规划。没有频率再好的技术标准也是纸上谈兵,谁会把大把的资金往水里投?多数企业的想法是,与其在TD—SCDMA上冒险,不如在另外两个国外已经有了频率规划、今后注定要使用的标准上搏一下。因此包括国内的华为、中兴等企业在WCDMA、CDMA2000上都投入了巨资研发,而对中国标准的投入却显得格外谨慎。

    频率是政府资源,而且不可再生,非常宝贵。因此给谁不给谁颇费思量。政府迟迟不做频率规划也有它的道理。TD—SCDMA虽然成为世界三大标准之一,但是技术上到底成熟不成熟政府心里没有太大的底,因为毕竟目前还看不到成熟的交换机、基站和终端设备。各项实验也多是在实验室进行的。如果给了频率,今后技术上不过关怎么办?所以政府的态度是:你自己要尽快成熟起来,拿出可商用的设备才是关键。

    这下苦了大唐。TD—SCDMA国际技术论坛的负责人直言不讳地说:“靠目前的几家企业怎么去和另外两个人多势众的标准抗衡?这时候政府不支持,靠区区一个大唐、一个西门子怎么能在短期内长大成人?”

    这实际上又陷入了一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传统怪圈,双方似乎都有道理。但是在旁观者看,如果按照政府的观点,TD—SCDMA恐怕凶多吉少。大唐一年的销售收入才30亿元人民币。西门子虽然有实力,但人家不会在TD—SCDMA一棵树上吊死,对另外两个标准也没闲着,不可能倾其全力投入。因此,这样的实力对比,可谓龟与兔赛跑,除非人家睡上几年,否则难有胜算。

    频率先行引爆投资

    欧美经验值得借鉴

    TD—SCDMA产业化今天的尴尬让我们想到其他移动通信标准,当初他们如何解决的“鸡、蛋”之争?GSM标准的产业化过程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在移动通信模拟时代,美国处于领先地位。为了与美国抗衡,1982年,欧盟开始制订GSM标准。1986年,标准制订初步完成。尽管标准刚刚制订出来,根本还看不到任何设备的影子,但欧盟各国立即统一发布声明,支持GSM标准,并将900M频率预留给GSM。而GSM真正开始商用,已经到了1992年,频率规划整整比技术成熟提前了6年。

    有人说,GSM的成功是欧盟策划出来的。正是欧盟在标准制订初期就给了频率,让各国企业心里有了底,于是争先恐后大规模投入GSM的研发,从而导致了GSM的巨大成功。如今,GSM标准不仅一举成为全球使用最广的二代标准,而且造就出了一批跨国企业。如诺基亚今天成为全球移动通信制造业的翘楚,某种意义上正是GSM造就的。

    CDMA也很类似。1990年,当时规模很小的高通公司提出CDMA标准的时候,技术很不成熟,完全是实验室里的东西,连产业化的影子都看不到。但美国政府立刻宣布支持CDMA,并在1993年,也就是CDMA商用的前3年,做出了CDMA频率规划。

    二代技术如此,第三代的WCDMA、CDMA2000欧美也都是提前差不多10年就预先规划了频率,才有了全球各大公司不惜血本投身进来的局面。因此,可以说提前规划频率,早已是欧美支持自己标准的惯用做法。他们利用频率这个杠杆,引爆了投资,推动了这些标准的产业化进程。

    不仅如此,频率还是各国竞争的一个重要手段。比如,为了不让GSM进入美国,美国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将GSM所在的900M频率拍卖给了国内一家运营商,用于PCS系统。由于没了频率,GSM标准就很难进入美国。而欧洲也采取了类似手段,卡死了CDMA的频率,因此CD-MA也同样进不了欧洲。

    据有关机构估算,我国未来的3G市场规模可观,约有360亿美元的市场。面对如此难得的市场机会,如何扩大我们自己的份额,是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从某种意义上讲,TD—SCDMA是我们掌握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领域核心技术,从而实现跨越式发展、扩大市场份额的良机。虽然目前在技术上特别是产业化上还不成熟,但是,越是不成熟,国家就越应该提早规划频率,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企业特别是国内企业加入进来,加快这一中国标准产业化的进程。欧美运用频率资源这一杠杆,在第二代、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上的成熟运作,无疑值得我们借鉴。

 
 

 

相关内容

相关新闻:
上一条:北京电信更名北京通信 现用户540多万
下一条:网络产品相中“三包”服务

关闭窗口

 


I T 频道主编信箱  Tel: 0531-5193461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0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webmaster@mail.dz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