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置收藏夹 I T 新闻   特别推荐 热点专题 电脑学园 I T论坛
>>> 特别推荐

网络产品相中“三包”服务

中关村周刊   2002-07-30 15:35:26

     这是一个消费者主权时代。从“以客户为导向”到“客户体验”,从“4C”到“客户占有率”,随着产品极大的丰富和技术的日新月异,市场竞争的核心也从产品开始向服务全面转移。

  在IT产业,来自这方面的挑战和意义更为明显:一方面,全球高科技产业进入空前的疲软甚至衰退,而起死回生的法宝,只能诉之于服务;另一方面,作为永远站立在技术潮头和创新前沿的产业,信息技术的复杂性和升级换代的快节奏,也增加了IT服务的成本和难度。

  但服务已成为不可逆转的世界潮流,包括IT在内所有产业,要获得发展和新的增长点,服务仍然是必由之路,这也是国内“三包”服务承诺自1995年出台以来,便大行其道,呼声日益高涨,领域日益拓展的原因所在。服务越来越成为IT厂商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

  在部分家用电器、手机等“三包”政策纷纷出台,家用电脑“三包”也呼之欲出之际,日前,网络通讯领域冲出的一匹黑马——记忆网络正式对外宣布,将在技术含量更高、服务更复杂的网络通讯设备中,全面实行“三包”服务承诺,一时间业界一片哗然。在无人轻言“三包”的网络产品领域,记忆网络凭什么能扛起三包的大旗?这是否就预示IT产品的一个服务新时期的全面到来呢?

  网络“三包”包什么?

  “三包”是衡量消费者权益是否得到有效保护、厂商服务质量是否合格的一个基本标准。但随着IT技术应用的不断深入,消费者对“三包”要求的内容也在不断提高。在手机“三包”规定出台后,家用电脑“三包”也在TCL、联想等厂商的倡导下,正呼之欲出。但是,在技术含量更高的领域,如网络通讯设备等,往往由于服务的复杂性,“三包”的服务承诺,一直没有厂商涉及,用户(主要是企业)的权利无法得到根本保障。

  由于没有一个业界通行的服务标准,网络通讯的整个市场多少有些鱼龙混杂,服务不到位的、服务承诺不能兑现的现象可谓比比皆是。

  直到日前,记忆网络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三包”服务的承诺——包修:记忆网络产品出厂时配置的主要部件一月保换、一年免费保修、三年免费维护(免维修费,仅收取更换备件费);包换:30天免费更换,即如果主机出现了经销售商确认属于产品质量问题时,销售商将免费更换新的主机;随机光盘、软盘缺少,或有质量问题,经销售商确认属实后,可于购买之日起15日内到销售商处索取或更换。高端产品一年免费上门服务,当遇到硬件故障时,通过电话无法解决,授权维修中心将派出工程师为用户提供现场产品调试服务,保证网络产品在用户网络上正常运行,维修响应时间,在4小时内电话联系。在主要城市的市区,授权维修中心的服务人员会在48小时内修复故障,不能及时修复的由维修机构提供备用机。

  一句话,“三包”是一种行业服务规范,更是厂商对消费者的郑重承诺。“三包”在不同的行业可能会产生少许差异,但都让售后的质量纠纷变得有理可依,让用户的购买变得放心。

  网络“三包”凭什么?

  在网络产品领域,推行“三包”的难度显而易见。只要把网络产品和消费品作一个对比,我们就不难发现。从价值上,从技术含量和服务对人才的要求上,二者都不可同日而语。网络产品的价值显然大得多,如果包退、包换,厂商将损失惨重。即使保修,也需要一些专业人才,成本也不菲。网络产品“三包”的难度和风险不言而喻,这也是在国内,包括国际性厂商也不敢轻言“三包”的原因所在。

  网络产品要实现“三包”,厂商必须要迈过两大门槛:一是厂商的产品在技术和品质上必须有所保障,这意味着更高的稳定性、可靠性以及更好应用。没有品质保障的产品实行“三包”,无异于把产品面市前的检验工作交给消费者去做,实质上是对消费者的极度不负责,最终带来的只能是厂商服务部门的压力和消费者对产品的失望;二是厂商必须有以客户为中心的长期服务战略。毕竟,“三包”不是一个仅供炒作的概念,对于厂商而言需要巨大的资金、管理以及人力投入,而且要与公司整体发展战略相结合,是对消费者的长期支持。

  在众多的网络设备厂商中,为什么单单记忆网络敢冒如此大的风险,首家推出“三包”呢?这恐怕和他关注核心技术,完全自主产权的技术实力不无关系。

  在许多IT厂商热衷于仿造和贴牌时,记忆网络立足于掌握硬件及网络协议核心技术,从高端切入市场,致力于企业和城域网网络技术产品的研发工作,为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及技术解决方案。目前,公司已陆续推出网关产品、千兆超级堆叠交换机以及三层交换机等一系列产品,并将5项核心技术专利广泛运用到核心交换机、核心路由器等产品上。2002年,其产品被指定为联想整体解决方案优选产品,同时还将与Intel一起规划、开发未来的网络产品。

  正是因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定位高远,记忆网络系列产品才具有成本优势和品质优势。正是拥有优良产品品质的支撑,记忆网络才能够在网络设备市场中第一个承诺“三包”。

  韦尔奇向GE的员工阐述把GE的经营重点转向为用户提供服务时,一个人发问道,这种转变是不是意味着产品就不重要了呢?韦尔奇的回答是:“如果没有伟大的产品,就没有服务”。IT产业同样不会例外,以IBM为首的拥有核心技术和产品的公司,无疑是向IT服务转型的第一批受益者。记忆网络空前的成功,和“三包”服务的瓜熟蒂落,显然表明,对更多的IT企业来说,还是要把精力更多地放在自有技术和产品的开发上,无论是否承诺“三包”,这一步都是网络设备厂商无法逾越的。

  网络“三包”带来什么?

  记忆网络的产品为用户提供的是“一次使用,终身无忧”的服务。通过“三包”这一标准对这些服务进行固化和沉淀,无疑是对客户价值追求的更高体现。国内网络产品市场不愠不火的服务现状,也顿时被激活——用户可以像使用冰箱、彩电一样放心购买和使用网络产品。当然,“三包”的形成,不仅需要厂商达成共识,也需要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和市场氛围的形成。从日前家用电脑“三包”千呼万呼出不来,不难发现,要保护消费者的权益,提升产业的服务和竞争的升级,是一个渐进的、来之不易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一些有远见卓识的厂商,以创新的勇气和打破旧规则的魄力,来倡导和提升整个行业的服务水准。

  但不管怎样,网络产品“三包”现象的出现,是一个很好的市场信号。

  记忆网络“三包”服务的推出,与其说在于消除用户的后顾之忧、为渠道商提供有力支持、为业内树立典范并提供借鉴,是探索网络设备市场发展方向的积极尝试,以及对客户价值的不懈追求和服务战略的成功实施,不如说,更在于他的社会效益——通过一些服务标准的倡导,在高科技领域,消费者(企业客户)能够像购买普通消费品那样,轻松购买、无忧使用,从而使IT业进入一个服务新时代。

  如果说服务是市场中克敌制胜的利器,“三包”就是一把锋利的宝剑,而优良的产品品质则好比是赋宝剑以锋芒的磨刀石。记忆网络的服务实践告诉我们:“三包”并不是无源之水,惟有背靠综合实力的支撑以及产品品质的自信,才能如雷翻滚一泄千里。

 

 

相关内容

相关新闻:
上一条:TD-SCDMA曲高和寡
下一条:摩托罗拉宣布MMS测试成功

关闭窗口

 


I T 频道主编信箱  Tel: 0531-5193461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0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webmaster@mail.dz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