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贝伦
尽管汽车降价所涉及的厂家规模空前,但效果并没有像以往那样
立竿见影,车市一冷再冷。车市的“冬天”还会持续,下一步要做的
不是改变“冬天”的寒冷,而是去适应它。
经销商:看涨行情成为记忆
因为少人问津,很多以往忙碌惯了的4S店的销售人员都三五成群
地在阴凉的地方聊起了天,经销商现在的日子多少有点“闲”。他们
不约而同地向记者诉苦:“我们从厂家挣的那几个返点现在都返给顾
客了,就这样儿,每天买车的人也寥寥无几,比起头两年来,真得差
两三倍。”
“送装饰,送保险,凡是能想到的我们都做了,但买车的人还想
要更实惠点儿。”一个卖捷达车的小伙子拍着自己跟前的车,有点无
奈地说:“想当年,这车卖得火的时候,库里都空了,订车的人还抢
着排大队呢,以后车市恐怕是再没有这劲头儿了。”看着车价的纷纷
下落也无法挽救车市,经销商们多少感到了无奈,现在他们每天被问
到的最多的问题不再是车的价钱和性能,而是什么时候还降?能降多
少?经销商们只有在“想当年”的时候温习那些辉煌的战绩了。
消费者:再观望半年
王先生在车市里随便走了一圈儿,已经被数不清的销售人员包围
了好几次了,这让他觉得自己有点像个贵宾,而他这次来根本没想真
正掏钱买车。因为前不久刚刚贷款买了房子,让王先生原本定位在15
万元左右的私家车计划退到了10万元以下。就要动手的时候,厂家开
始集体跳水,一些猜测也传到他耳朵里:“听说某品牌下个月还要降!
”对并不是很急切买车的王先生来说,这种消息绝对是宁可信其有,
买车能便宜几千就便宜几千,这让他决定再观望半年,明年再行动。
在市场的每一个环节中,读者最容易理解的恐怕就是消费者的心
理了。像王先生一样还没买车的人,他们最合情理的表现就是采取观
望的态度,现在,一提到想买车的人,你马上会反应出来的一个词就
是“持币待购”。谁都知道,这群人再度集体打开钱包的时候,就是
车市冰封解冻的时刻,但这一“待”字具体要等上多久,确实太难预
测了。
厂家:被人盯着的感觉不好受
在这次市场的风暴里,厂家被放在了风暴最猛烈的核心区域。他
们忍痛降价,使出种种促销手段,搞企业文化的宣传,一年四季不停
地以各种名堂送出大礼,免费检查空调、三滤、机油,夏天送清凉,
冬天送温暖。但消费者已经对此司空见惯,在众多实惠面前,他们只
在乎哪个实惠更大一些。
经销商以往一直被看作是厂家命令的坚决执行者,但车一旦卖不
出去,他们也不可能一直温顺下去,一波接一波的降价,一半来自市
场的呼声,也有一半来自他们的“诉苦”甚至“逼迫”。无法完成预
期的年度计划,经销商与厂家之间的姻缘就不会像最初一样美好了。
现在,车市里的销售人员都在传一种“加价卖”的现象,说有些
聪明的企业在降价狂潮面前,会选择反其道而行之的做法,把自己的
车加价,让一些消费者以为这个产品没有“贬值”,而是“增值”了,
记者询问了专家,证实了确实有这种“追涨”的现象,但它仅仅适用
于那些原本就很紧俏的车型,在极小的范围内可行,绝不是救市的药
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