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若诚是被称为“奇才奇艺”的艺术家,几十年来活跃在舞台和 银幕上;他还能够执导排戏,既排过演给中国观众看的英国戏《上帝 的宠儿》,也排过演给外国观众看的中国戏《家》和《十五贯》;他 的英语标准、地道、流利,甚至对英语中的美国音、澳洲音、黑人音 以及许多地方俚语了如指掌;他还是一位戏剧教授,在密苏里大学任 永久性教授,专授中国戏剧课;他又是兼职的剧作家,曾与人合作话 剧《刚果风雷》 ……影视: 一席谈话拿下“忽必烈” 1981年,意中合拍电视历史巨片《马可·波罗》,但开拍将近两 年,扮演元世祖忽必烈的演员仍没有着落,令意大利制片人拉贝拉焦 急万分。这时,同行向他推荐了英若诚。拉贝拉和英若诚在北京饭店 见面后,英若诚认真地说着:“忽必烈是13世纪中国伟大的政治家, 但他也有许多似乎矛盾的性格。比如对杀人、战俘、汉族文化,都采 取了开明的态度,而在乃颜叛乱时却进行了无情的镇压。这似乎是矛 盾的。如果从维护对封建集权制和大元帝国的江山社稷这个根本动机 去想,就完全是合理的……”拉贝拉听到这里,一拍沙发扶手站了起 来,大声说:“英先生,定了!忽必烈,就是你!”《马可·波罗》 一炮打响,英若诚因此获得1982年意大利电视最高奖———“银猫奖” 。此外,他还主演了电影《白求恩大夫》、《知音》、《小活佛》 和奥斯卡最佳影片《末代皇帝》,以及电视剧《马可·波罗》、《围 城》和《我爱我家》等,是老一辈演员中唯一堪称“国际明星”的艺 术家。 舞台: “推销员” 被掌声淹没英若诚的身影更多活跃在话剧舞台上。在学生时代, 他就开始投身于钟爱一生的舞台艺术活动。他塑造了一系列脍炙人口 的艺术形象,先后主演了《骆驼祥子》、《茶馆》、《推销员之死》 等经典名剧。他与一群杰出的老艺术家共同创造的“人艺风格”,是 表演艺术中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1983年,在英若诚的鼎力帮助之下, 阿瑟·米勒的话剧《推销员之死》得以在北京上演。该剧在百老汇曾 经连演742场。该戏排演的时候,一些人颇为担忧:从正统的中国立 场出发,这实际上是在极端美化美国式的生活。英若诚认为:“要使 剧情真实可信,不能仅仅依靠喊口号或进行意识形态方面的说教。重 要的是你能否让观众跟上你的思路,与你产生共鸣。 ”英若诚永远忘不了1983年5月该剧的首场演出。“全剧结束时, 我们都等在那儿,准备谢幕。台下却出现了寂静,有一位女演员忍不 住哭了。就在这一片寂静中,突然有人鼓起掌来,一下子,憋了一晚 上的观众好像忽然都醒过来了,掌声越来越大,夹杂着观众的喊声, 暴风雨般地把我们淹没了。”英若诚说这就是戏剧的全部意义所在。 此剧上演后,英若诚被称为“中国的推销员” 。英若诚同时是一位优秀的话剧导演,他曾先后导演了《上帝的 宠儿》、《芭芭拉少校》、《家》、《十五贯》等中外名剧,并与美 国当代戏剧大师阿瑟·米勒共同执导了《推销员之死》 。翻译: 咬定口语不放松 英若诚还是中国当代最著名的翻译家之一。他的翻译生涯始于18 岁,还未大学毕业,就已经翻译了爱森斯坦的《电影感》;1953年又 译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奥赛罗〉导演计划》,这部译著至今仍 是表演艺术上的一部经典著作。此后40余年,他先后将莎士比亚、费 尔汀等的著名剧作译成中文。同时又将我国著名作家老舍和曹禺等的 剧作译成英文,为中国戏剧走向世界和沟通中外文化做出了杰出的贡 献。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在2000年出版了《英若诚名剧译丛》,包 括英若诚翻译的8部戏。有的此前已有了中文译本,为什么还要重新 翻译?他直言不讳地说:“这些现成的译本不适合演出。我们的很多 译者,考虑的不是舞台的直接效果,而是如何把文中的旁征博引、联 想、内涵一点不漏地介绍过来,而且原作名气越大,译文就越具有这 种特点。但舞台演出,观众想听到‘脆’的语言,巧妙而对仗工整的、 有来有去的对白和反驳,作为译者,我们有责任将之介绍给观众。” 在英若诚翻译的作品里,几乎没有译作中常见到的倒装句,没有翻译 电影里的语言零碎儿。他的译文通篇是上口的舞台口语。
|
|
|
【发表评论】【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