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班有个同学是从安徽乡下转来的。我们大部分同学都在学 校吃午餐,一顿饭才3块钱,但他每天都在外头买点包子吃。有同学 问他为什么不在学校里吃,他却说喜欢吃包子。其实他是没钱交午餐 费,好多同学很奇怪为什么他家连几百块钱都交不起?”这是无锡市 一家小学一位姓许的四年级学生眼里的农民工子女同学。这些乡下来 的孩子,在支付高额借读费、赞助费后,好不容易能与城里孩子坐在 同一个教室里,却还要承受城里同龄人对他们的陌生和不解。 说起乡下孩子,生活在城里的同学七嘴八舌。五年级姓李的学生: “我们班上学期来了个乡下孩子,穿得很脏,脸上整天黑黑的,就像 没洗干净一样。他不爱说话,没什么朋友,学习成绩也很差,经常不 及格,都不知道他是怎么听课的。”六年级姓袁的学生:“我们班有 个从江苏兴化来的,父母是打工的。她的文具什么的都很旧,没有新 潮的钢笔、彩笔。但是有几个同学老是欺负她,硬向她借这个借那个, 不给就死缠烂打。她跟他们论理,可是说着说着便趴在桌子上哭起来 了。 ”“穿得破破烂烂,身上脏兮兮的,又不爱说话,动不动就一个 人偷偷地哭,不跟我们城里孩子一起玩……”来自同龄人的异样目光, 让生活困难的农民工子女感到沉重的压力。当记者问农民工子女“愿 不愿意到公办校上学”时,得到的回答几乎全部是否定。即使不交学 费,他们也表示不愿意去,理由有很多,比如“城里孩子爱欺负人” “讲家乡话会被嘲笑”“城里孩子瞧不起我们”等等。 今年13岁的赵伟4年前就跟着卖水果的母亲来到无锡,在一所公 办学校里上学。每天早上5点钟他就要起床,跟着母亲出摊子,有时 还要到大市场上批发水果。晚上赶完作业,还要继续帮母亲卖一阵水 果才能回家。赵伟平时没什么零花钱,穿的衣服也很破旧。他自己并 不觉得辛苦,但城里孩子对他的排斥和歧视却让他很难受。“我妈妈 很少给我零花钱,也没什么新文具。城里的同学就笑话我家里穷,我 心里难受死了,可我不敢告诉妈妈。”赵伟委屈地告诉记者。 记者在南京市明光双宇民工子弟小学采访时,一位从公办校退休 的赵老师坦言:“乡下的孩子到公办学校上学,经常会被城里孩子嘲 笑、挤兑。有的乡下小孩普通话不标准,根本不敢开口讲话,也不跟 城里孩子一起玩。要不一个人呆在教室里,要不放学赶紧回家。” ◆新华社记者王骏勇蔡玉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