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25岁时领导广西百色起义,开始了革命军事生涯。 长征胜利后,他又与刘伯承一起立马太行,逐鹿中原,决战淮海,挥 师渡江,挺进西南……战无不胜。邓小平走过的革命道路是一条胜利 之路、成功之路,也是一条充满艰险的道路。邓小平曾回忆说:“我 在军队那么多年没有负过伤……但危险过好几次。”(毛毛《我的父 亲邓小平》) ◆沙莲 东江村深夜被围 广西百色起义后,邓小平创建了红七、八军和左、右江革命根据 地。1930年2月,邓小平从龙州出发,进入右江地区的思林县指导工 作。 思林县委书记陈鼓涛放心不下邓小平的安全,因为自从红七军去 攻打贵州后,右江一带“剿共大队”活动很猖獗,这一路又是羊肠小 道,山高路险。他找了一个熟悉这一带地形的向导,又增派了赤卫队 一个班配合红军警卫排护送。 为了缩小行动目标,预防在路上发生意外,邓小平把队伍分成3 个战斗小组:赤卫队一个组作前卫,邓小平带着警卫排一组在中间, 另一组作后卫。天快黑了,队伍到东江村宿营。 深夜,邓小平刚回到屋里准备睡觉。忽然村头南面山上响起了枪 声,紧接着村口小河上也有枪声。这时,警卫排叶排长向邓小平报告 说:“村头村尾都发现敌人,我们被包围了!”邓小平沉思了片刻, 叫警卫员把向导找来,了解地形分析敌情:东江村四周环山,只有一 条道通往东兰,现在敌人把道路堵住了,如果天亮前冲不出去,将是 非常危险的。 邓小平果断决定趁黑夜突围。赤卫队的一个小组往村口的山头转 移引诱敌人,其余的在邓小平亲自指挥下,向村南面小路前进。敌人 听到村口山边的枪声,便急忙调兵增援。趁敌人慌乱之时,邓小平带 着战士们迅速向南面发起猛烈攻击。敌人又急忙调头回来,妄图把红 军重新包围。在这紧急关头,陈鼓涛带领赤卫队赶来了。激战到天亮, 敌人被赶跑了。 这是邓小平第一次遇到敌人的直接包围。 直罗镇战场遇险 1935年10月,党中央率领的红一方面军胜利到达陕北。为了彻底 粉碎敌人的“围剿”,红军决定发起直罗镇战役。 直罗镇是由甘肃合水通向陕西那县大道上的一个较大的集镇,位 于葫芦河南岸,南北群山连绵,中间是一条狭长的谷地,不便大部队 展开。11月20日下午4时,敌第109师进至直罗镇,我军当夜将其包围。 次日拂晓,红军对敌展开猛烈攻击,全歼敌军一个师又一个团,毙敌 师长牛元峰,俘敌5300余人,缴枪3500余枝,巩固了陕甘苏区,为党 中央把全国革命大本营放在西北举行了奠基礼。 直罗镇战役打响后,担任红一军团政治部主任的罗荣桓和副主任 邓小平等人在一个山头指挥战斗。突然,一股敌人向山头袭击。敌人 来势凶猛,火力密集、情况十分危急。眼看敌人就要冲上山头,恰好 我军一个连冲了上来,打退了这股敌人,邓小平、罗荣桓才幸免于难。 当时邓小平身上穿着由傅钟送给他的那件大衣,被子弹打了好几个洞, 不过没有伤到身体。 这是邓小平第二次直接遇到敌人的包围,又一次从敌人的子弹中 脱险。 陕北患伤寒昏迷 毛毛在《我的父亲邓小平》一书中写道:“12月12日西安事变爆 发,父亲是在重病昏迷的状态下听说的。那是因为,1936年底,父亲 得了一场非常严重的副伤寒。” 杨尚昆同志曾向毛毛回忆过当时的情景:“杨伯伯告诉我,那是 在甘肃庆阳一带,你爸爸得了伤寒,非常厉害。他已经是昏迷不醒了, 什么东西都没法吃,吃一点东西就会把肠子戳破,只好煮点米汤喂他。 正好那时候张学良和我们搞统战,派他的副官来慰问红军,送来两车 慰问品,有吃的,还有香烟和一些其他物资,其中有一些罐装的炼乳。 聂伯伯(聂荣臻)决定,把这些炼乳全部给小平。全靠这些炼乳,救了 你爸爸的命。” 肖克将军也讲过当时的情况:“1936年11月、12月间,我们的部 队走在一块儿,听说你爸爸病了,我就去看他。那时候他病得很重, 用担架抬着,不省人事,很危险。” 邓小平后来回忆时也说,那次他病得很重,差点死掉了。西安事 变爆发,他在昏迷中隐隐约约听到几句,就又昏迷过去了。 邓小平是幸运的。他一生历经艰险,但都化险为夷。在上海进行 地下工作的时候,因为叛徒出卖,邓小平曾两次遇险,与追捕他的敌 人前后仅差半分钟;战争年代,他又两次被敌人包围,子弹把他的衣 服打穿了好几个洞,却没有伤到他身体…… 邓小平是不怕死的,但他希望活着更多地为人民谋利益。正像邓 小平自己所说的那样:“在对待生死的问题上,我们只能有一种选择: 为着人民利益,我们要生存下去,让敌人去跳黄河!”
|
|
|
【发表评论】【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