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起眼的地方往往蕴藏着惊人的机会,德隆又一次出手了。 与进入其他产业一样,德隆在把并不为人所重视的农村流通市场 作为战略投资方向之一时,同样经过了一批智囊人物数年的潜心调研。 德隆的正式出手让盘踞农村流通市场多年的供销社系统不得不抖擞精 神,正面应战,农村流通业重组的大幕可能自此真正拉开。 580家超市试水山东 寿光市三元朱村的农资超市开办于去年底,村民们至今还津津乐 道。与城里的超市不同,这里的商品主要是农药、种子、化肥、小型 农机具以及农业科普书籍等。这只是德隆在寿光市投资3000万元开设 的50家农资超市中的一家,主要分布在种植大棚比较集中的十几个乡 镇,多数设在地头、路边和村里。 这些以“德农”命名的连锁农资超市,实际就是德隆系的产业。 尽管在德隆网站的成员企业名单里还没有出现“德农超市”的名字, 但据记者了解,北京德农农资超市有限公司已于2002年4月注册,注 册资金5000万元,是德隆国际战略投资公司的全资子公司。 在德农注册后的一个月,德农便开始在寿光选址,通过统一标识、 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核算、统一价格策略和统一服务规范的“ 六统一”管理,德农超市很快在寿光各乡镇铺开。共分三个级别:中 心店全市设一处,2000平方米;镇级店700平方米;村级店150平方米。 现在,一般村级店的日销售额为4000-5000元,中心店则为3万元左 右。 农资超市的出现,打破了传统农资市场的商业格局,仅凭“新鲜 劲”就吸引了不少农民:超市实行会员制,农民免费入会,为每个消 费者建立消费档案,提供跟踪服务;实行积分制,积满300分的农民 可以成为金卡会员,享受更优惠的服务。德农时常组织农业知识培训 会,还借鉴了供销社的“坐堂咨询”模式,使农民在拿到“处方”后, 直接可由导购员引入超市“抓药” 。北京德农超市负责人袁志斌现在常驻济南办公,因为山东是他 的头一炮。据他介绍,现在,德农已开始向潍坊、菏泽、聊城、淄博、 临沂、德州、青岛、烟台等地区派出拓展人员,按照计划,在今年底, 德农将达到580家店铺的规模,并逐步向其他省份扩张,5年内实现18 0亿元的年销售额。尽管一贯低调,但在某些场合(譬如人员招聘时 ),德农超市也毫不掩饰其发展目标———成为中国农村的“沃尔玛” 。 农资市场的诱惑“进入流通业是今年德隆发展战略的重点之一, 寿光只是一个试点。德隆进入农村流通市场,是出于产业链整合的需 要。”德隆主管流通业的一位高层丁先生透露。据他称,新疆德隆控 股了中国最大的钾盐矿山,拥有近2.9亿吨的硫酸钾、硝酸钾资源, 进入复合肥市场是迟早的事。另外,德隆的农业机械产业也需要有农 资流通体系的支持。除此之外,可进入产业链的还有德隆的种业。通 过子公司德农种业投资有限公司,德隆在种业方面也积累了大量的资 源,在寿光便有占股50%的德农三元绿色农业有限公司。 当然,德隆大举进入农村流通市场,原因并不仅仅是“产业链“ 的需要,而是这个市场本身极度诱人,用某分析人士的话说,“几乎 就是一个空白” 。据德农公司市场调查,寿光市大棚蔬菜的农业生产资料消费量 为亩均5000元。寿光市大棚蔬菜面积共80万亩,以此计算,毛消费量 为40亿元,而且随着高效农业的发展,消费量呈逐年增长的势头。而 且,根据有关资料显示,经营农资的利润远高于全国零售业的平均利 润。 在这样一个庞大而充满机会的市场中,目前的流通体系主要是供 销社,然而供销社一统天下的局面正在土崩瓦解。自1998年后,农资 市场开始逐步放开,今年中央3号文件也提出了鼓励工商企业进入农 资市场的说法,在这种环境下,德隆的大举进入时机拿捏得恰到好处。 分析人士认为,虽然全国供销社系统拥有50万个经营网点,但在 整个供销社系统中,销售额在5000万元以上的大中型商场仅有114家, 它们有一部分引进了连锁经营等现代流通方式,但并没有形成规模。 德隆“成为中国最大的农资流通集团”的计划,矛头直指曾经辉煌一 时的供销社系统。 供销社惊蛰“中央3号文提出了鼓励放开农资市场的说法,但是 具体操作细则并没有出来。”山东省供销社办公室主任孙国伟认为, 农资市场还是有门槛的。然而他也承认,针对德农的扩展,他们正在 研究对策。 德农“搅活”农资市场之事,已以新华社内参的形式传递到了中 央高层手中,2003年5月10日,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 玉就内参中提到的此事专门批示:“北京德农公司进军农资市场,对 供销社系统是一个挑战。真挚地希望各级供销社通过‘四项改造’, 更好地适应新形势,更好地为‘三农’服务。 ”事实上,德农公司所选择的山东省,正是农业产业化发达、供 销社与农民关联度较高的地区,2002年全省供销社系统完成销售收入 537亿元,占全国系统的1/6;实现利润近8亿元,占全国供销社系统 的1/4。德农把这里作为突破口,充分显示了其勃勃雄心。 “发展农村流通网络的机遇不会很长,也就是两、三年左右的时 间,所以我们一定要抓住这个机遇,利用现代流通方式和新型业态改 造传统经营网络。”2003年3月,全国供销总社书记周声涛在山东考 察时说,“做得好的市、县供销社可以跨地域去拓展、占领市场。 ”孙国伟透露,省内已有一些县市的供销系统做得比较好,如金 乡、滕州、莱州等。而在寿光市,今年以内,当地供销社100家销售 农资的网点将有一半变为超市,统一标识和管理,以应对德农超市。 莒南县供销社也提出了“十百千”工程,即用3年时间在全县建起10 处大型超市、100处连锁加盟店、1000处村级购销合作社,目前已初 步构建了日用品、食品、农资、农产品、再生资源流通网络,形成了 县乡村三级流通网络。“我们有现成的网络和基础,而德农超市一切 都是从头开始。”孙国伟说。 寿光市供销社主任周连昌说,毕竟供销社的优势是长期建立起来 的:一是网络健全,位置优越,货源稳定;二是产前服务到位,每名 业务员手里起码联系着100户农民,一个电话就可送货上门;三是产 中服务搞得最早,也最成熟,每个乡镇门店都设了“庄稼医院”,为 农民提供技术指导;四是由于业务员都是当地人,与农民很熟,一时 手头没钱的,可以先赊后还。 然而省供销社一位高层人士认为,“通常所说的供销合作社的优 势,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是十分有限和十分脆弱的,而劣势则是历 史形成的传统痼疾,要想克服,非得下大气力不可。现在只有一个德 农公司,将来肯定会出现更多的‘德农’与供销社争夺农村市场。
|
|
|
【发表评论】【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