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山东 | 国内 | 国际 | 体育 | 财经 | 休闲 | 娱乐 | 健康 | 女性 | 人才 | 房产 | 短信 | 论坛

大众日报 农村大众 齐鲁晚报 生活日报 鲁中晨 半岛都市报 经济导报 城市信报 青年记者 小记者 国际日报山东版

      您的位置: 大众网首页 -> 鲁中晨报 -> 鲁中国内新闻 

 

家长的“高考”

2002-08-04 07:00:31 

  老杨的女儿今年高考,为了能让成绩平平的孩子上所好大学,他
也开始了一场特殊的“高考”。
  女儿还没上考场,老杨就已“严阵以待”,开始四处托关系,争
取名校的委培指标。老杨是一名普通的公务员,收入不丰,门路也不
多,为了得到这个“热饽饽”,关系托了不少,“人情”也送掉了个
把月的工资。
  “现在找人帮忙难啊,不仅要送礼,还要看人脸色……有时候真
想放弃,但是看到孩子每天学到深夜一两点,做父母的心疼啊。就这
一个孩子,成绩虽不怎么样,也要尽量为她创造好的条件,让她上好
的大学。”老杨说,只要为了孩子,受再大委屈也没什么。
  女儿的考试很快结束,老杨的“高考”却任重道远。分数一公布,
不够二类线,更达不到名校的定向委培标准。老杨抽了整宿的烟,但
没有骂女儿。“现在发火有什么用,孩子心里不比你好受,只有多想
想办法,出再多钱我们也愿意……”老杨又开始四处奔走。
  临近录取阶段,为子女上大学而奔走的家长“大军”从各地涌入,
老杨也一次次从400公里以外的宜昌赶到武汉。“100多块一张票的长
途,我每次都搭最早的一趟,到武汉正好9:00,招办刚刚开始工作,
就不会漏掉什么信息,然后又搭当天的车回去。这样来回已有5趟了。”
  在招生大厦和各高校的招生处,满是像老杨一样前来找门路、探
消息的家长。坐小车来的没了往日的神气,坐在门口台阶上的也没那
么悠闲。有的低头小声打着电话,一脸虔诚;有的不时往招办里面张
望,满怀期望;有的围住里面出来的工作人员,问这问那……
  听说只用交几万元就能进某所较好的学校,老杨有些怀疑,但他
还是像其他家长一样拨通了学校的电话,结果校方一口否认。“虽然
知道没这么好的事,但是还是想试试,万一是真的呢?”老杨的笑有
些无奈。
  “我碰到过一个考生家长,她是下岗工人,孩子只考了400多分。
尽管没什么门路,那母亲还是天天跑到招办门口守着,希望能打听到
一点消息。有一次,我还看见她躲在角落哭,她说她真的不愿意让孩
子读什么中专、高职……”说到这里,老杨叹了口气。
  “现在还没真正谈定什么学校,有个朋友说帮忙去打招呼,让我
等消息,不知道这次行不行……女儿不愿意我求人,好几次哭着说:
‘爸爸,你不要去为我找关系了,我就上个大专,我好好学,一定能
考到本科,再考研究生!'我每次都不知道说什么好……”老杨显得
既欣慰,又忧虑。
  “可怜天下父母心”,每年高考前后,家长们经受的“考验”并
不比学生们轻松多少。为了孩子们能够上好大学、好专业,家长们挖
空心思走门路、找关系,许多人钱财、人力两败俱伤,只能无功而返。
  随着招生录取政策的日益公平合理,靠关系、金钱“搞掂”名牌
大学、热门专业的毕竟是少数人,家长们是像老杨一样硬挤“独木桥”
,还是应该放宽殷殷父母心,转变“升学观”、“成才观”,以一颗
平常心看待高考呢?这,也许才是家长该完成的一张最重要的“高考”
答卷。
  (据新华社武汉8月3日电)

 

 编辑:

发表评论】【关闭窗口 

::: 专刊推荐 :::

  人  物  大众周末
  大众书画  
丰  收
  都市女性
  现代教育
  资  讯
  城市信报
  大众娱乐
  速  读
  往  事
  青 未 了
  健    康
  法  鉴
  人文阅读

::: 新闻专题 :::

-

感受海尔“流程再造”

-

每周救助一户特困家庭

-

“三农”问题政策解读

-

鲁中新闻丝路文化之旅

-

大众网 总编在线

-

第五届国际果蔬博览会

-

魅力济南 大众网报道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2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网络中心主办 Email
:webmaster@mail.dzdaily.com.cn
鲁ICP证0001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