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栽培抗虫棉时,可不要认为它能够抗虫而高枕无忧。如果不掌 握其生理特点而加强管理,依然难以达到高产、高效的目的。其道理 如下: 1、抗虫棉不是无虫棉:抗虫棉是一种含有BT基因的棉花,该基 因能杀死棉铃虫等鳞翅目害虫,从而起到抗虫作用。抗虫棉体内的BT 基因能够产生毒蛋白,这种毒蛋白在棉株的叶、蕾、铃等部位含量较 高,棉铃虫等鳞翅目昆虫幼虫吃了抗虫棉这些部位后,引起肠道和口 腔麻痹,从而减少和停止进食,最后导致死亡。抗虫棉只能杀死棉铃 虫、红铃虫等鳞翅目害虫的幼虫,对棉蚜虫、棉红蜘蛛、盲椿象等害 虫无毒杀作用,因此应加强对这些害虫的田间调查,一旦达到防治指 标,应及时施药。 2、幼苗抗虫性弱:抗虫棉在幼苗期发生虫害后要及时用药治虫。 种植较晚的棉田,因幼苗抗虫性弱,并且相邻地块的棉铃虫易转移为 害,所以要经常观察虫情,发现虫害及时防治。种得早的抗虫棉,在 一代和二代棉铃虫多发期不施药,可少发生虫害,而种得较晚的棉田 不施农药,就会出现轻微的虫害。 3、中后期也要治虫:同常规棉相比,目前推广的抗虫棉品种在 中后期大多表现出结铃速度快、易早衰等特点,并且对第三代和第四 代棉铃虫的抗性也有所降低。因此,在抗虫棉的中后期应加强田间管 理。当第三代和第四代棉铃虫发生较重时,则应以防治棉铃虫为主, 兼治伏蚜和棉叶螨。(季玉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