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报道是新闻工作的难题之一,广播会议报道尤其如此。相对于报纸来说,将会议内容全文或大部分摘录播出不仅时间上不允许,而且由于收听顺序上的不可选择性,这样做必将失去大多数听众;与电视比较,广播又少了电视的直观优势,因此,广播会议新闻报道必须立足发挥自身特点,做活“快、真、俗”三字文章。 一、抓住重点,争取新闻第一时间,做活“快”字文章。一般来说,一个地方的重要会议如经济工作会、人大、政协会等,三家新闻单位都会派记者进行报道,广播电台必须利用自己滚动播、制作程序相对简练的特点,争取在第一时间最先播出。当天的新闻,报纸一般第二天见报,电视一般要在晚新闻中报道,而电台可以利用午间新闻和正点新闻播出,特别是中午时间听广播的相对较多,广播电台要充分利用好午间新闻报道这个栏目,把新闻的时效性提高到“今天上午”、“一小时前”、“几分钟前”甚至与新闻事件同步进行。对于会议内容的报道,广播新闻要抓住重点,一语中的,切忌一二三四,面面俱到。 二、巧用现场录音,增强会议报道的现场感,做活“真”字文章。真实是新闻的第一生命,如何让听众真切地感受到会议现场的状态和气氛,这就要求记者必须运用好广播的“听觉”语言——现场录音。如在报道市人代会过程中,市长代表政府做工作报告,篇幅较长,记者在抓住重点内容的基础上,选用了含有三组数字的三句话采取现场录音。三句话包含三层含义,赢得了听众的三次掌声。记者在录音报道内容时,巧妙立意,大胆取舍,使其起到了记者解说无法替代的画龙点睛作用,增强了报道的现场感和感染力。 三、多用通俗形象、口语式的语言,拉近广播与听众的距离,巧做“俗”字文章。美国的马克·霍尔在他所著的《广播新闻》中,要求广播新闻记者在写新闻报道时,要将听众定义为一个处于半收听状态中、具有9岁孩子理解力那样的程度,精辟地指出广播新闻的特殊语境。广播中的声音转瞬即逝,听众在收听过程中,遇到听不清楚或听不懂的地方,不能再重新回味或查询,因此更要在广播语言上巧做“俗”字文章,这里的俗是指雅俗共赏、通俗易懂。即尽量回避那些枯燥的概念和数字,追求语言的通俗化和形象化。会议报道内容一般缺少戏剧化,比较枯燥,并且带有一些必须报道的数字。如何将会议内容和必须的数字以听众容易接受的通俗、形象的语言报道出去,一是名广播记者的必修课。一次在泰安市招开邮电会议,会上通报了全市邮电事业的发展状况,其中有一条是全市程控电话安机量增长量和增长比例,如果直接报道具体数字,听众将很难形成直接的概念,因此,我们在编发此条会议消息时做了形象处理,用“目前全市每两户居民拥有一部电话”,从而使听众对全市邮电事业的发展有了形象、具体的概念。同时应追求语言的口语化。多用口语句式,少用书面语句式;把书面语言和文言词语转换成群众喜闻乐见的、日常使用的口语。精简语句,多用短语,少用长句。以省电台记者李世权采写的获奖会议消息《不寻常的座谈会》为例,记者大量运用了口语,起到较好描写会议场景,渲染会议气氛的效果。记者在描写会议参加代表进入会场时“有的微笑,有的却绷紧面孔,见了熟人也不愿打招呼”,传神地写出了受表彰和受批评者不同的心理状态;紧接着,又用“打着手势,笑呵呵地说”,表现出李春亭省长的胸有成竹;用“扳着手指头数了几条经验”,刻画出一个认真、踏实的活生生的企业家形象。整个消息因合理、巧妙运用了口语而活了起来。 (泰安)白云丽 白云丽:女,泰安广播电视局编辑。
|
|
|
【发表评论】【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