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读者的眼球定格在自己的稿件上,是每个记者最大的追求。为了拽住读者的眼球,记者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写出来和同仁共商。 让思想交锋。文似看山不喜平,不平,就得有波澜。怎样才能起波澜?以石击水的办法比较好。表现在稿件上,就是让思想交锋,在交锋中撞击出耀眼的光花,吸引住读者的眼球。今年3月21日,记者到高唐县采访,了解到县里帮助农民增收的一些事情。这是一个常规题目,见诸报端的稿件很多。怎样才能写出“彩”来?用叙述用描写用消息用通讯用惯用的手法写了几稿,都因“平”而作罢。苦闷之际,记者蓦然醒悟,何不采取对话的形式!这样便于思想交锋,快捷地展开矛盾。于是,我就起了“帮农增收,干部演啥角色——记者与一位副县长的对话”这个题目。现摘录一段如下: 记者与单清明(副县长)边看边聊。过田野,越村庄,记者看到一片片刚刚栽上的三倍体小毛白杨树…… 记:全县栽了多少亩这样的树? 单:3万亩。将来供给泉林纸业集团造纸浆用,预计亩年收入1200至1600元。 记:群众认吗? 单:一开始不认。嫌企业卖的树苗贵,每棵3元。后来政府组织企业、群众代表到市场上考察价格,双方最后商定每棵2.2元,还附加了一些优惠条件。 记:什么条件? 单:企业第一年每亩预付300元,以后每亩每年预付150元。预付款在卖树苗和收木材时扣。 记:这件事成功之处在哪里? 单:政府当了协调员而不是指挥员。以前习惯于层层下任务,不注意解决具体问题。这次是本着双方自愿、合同约束的原则,用市场化手段运作。所以,心想事成。 一个严肃的话题,在轻松的行进对话中解决了。干部如何帮助群众增收的,也看到,也听到了,疑问随着层层对话,烟消云散了。稿子发表后,受到同行们的好评,称写法上有点新(其实内容、主题不算新),被评为当日优稿。 辩证思考。在现实采访和写稿中,有的同志有意或无意地回避矛盾,使新闻失去了它应有的本性。一次,记者在基层采访,一位县委宣传部的新闻干事,问记者写什么样的稿子,我答曰“要写揭示问题的稿子”。他竟大惑不解地说:“俺这里哪有问题?”我说:“问题就是矛盾,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你这里怎么能没问题呢?”他说:“我求求你,别写反面的稿子。要么我不陪你采访了。”闹得我哭笑不得,不揭示问题,不解决矛盾,怎么能写稿子呢?再回过头来看看一些基层通讯员的稿子,平平的深不下去,原因就是回避矛盾,把“抓问题”和“反面稿”等同起来,这是一个误区。实际上,抓问题就是揭示某种现象的本质,为什么产生这种现象?怎样理解和对待这种现象?这种现象的积极意义在哪里?遇事三问,我想,稿子就不会平淡了,读者就愿意看了。 文畅韵美。一篇好的文章,不仅主题鲜明重大,事迹过硬,更要文畅韵美,读者才爱不释手。像范仲淹的《岳阳楼记》、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4月28日,大众日报头版发表的长篇通讯《水活聊城》,记者穷己所能,历时三月,从选题采访,到谋篇布局,再到字斟句酌,精心雕琢;文章标题《水活聊城》大气、充满悬念,稿子发表后受到各级领导和读者的好评。 (聊城) 宋庆祥 宋庆祥:男,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聊城分社社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