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采访可概括为以下三种形式。 一是亲自参加革命斗争,以我写“我”,新闻作品中所记述的人和事,是作者的亲历亲闻。作者既是新闻的主体,又是报道新闻的记者。如写于抗日战争时期的《夜渡》、《夜船》,写于解放战争时期的《界岭夜雨》就是其中的代表作。作者经历了枪林弹雨的严峻考验。 二是在新闻事件发生时,立即深入现场采访,写的是“他”和“他们”。如《我看见战士们的文化学习》、《狂欢之夜——长沙市民欢迎解放军入城》、《历史的审判》、《河南农村见闻》等。 三是在新闻事件发生后,深入现场发生地采访,挖掘重大新闻,再现现场。《抗联史略》一稿,穆青经过三个多月的长途跋涉,从延安到东北。又冒着风雪严寒,步行了三天三夜来到周保中将军驻地,进行了半个多月的现场采访。为采写《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他四上兰考,进行了大量的艰苦细致的采访。字里行间,凝聚着穆老的心血与汗水。 分析穆青的新闻作品有以下几个鲜明特色。 语言特色。穆青新闻作品的语言,朴实生动感人。焦裕禄所说的“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县委书记要善于当班长”等话,朴实而富有哲理,折射出主人公思想的光辉。穆青作品中的引语,有的是生动的比喻,如“干部不领,水牛掉井”,起伏的沙丘“贴了膏药,打了针”、“财神婆”、“光棍村”、“冒失队长”等;有的是形象的民谚和顺口溜,如在实行大包干前集体经济的财务被群众说成是“糊涂病,糊涂神,糊涂浆糊一大盆”、“干部的嘴是流水账,肚子是总账,口袋是小银行”;有的是群众的原话,如在《河南农村见闻》一文中五保老人对生活得到妥善照顾很感动,经常向县干部提出“要写点啥在广播上吆喝吆喝”,这种充满农村生活气息的语言如果不经记者深入现场采访,是写不出来的。 人物特色。在新闻报道中,千人一面的现象屡见不鲜,而穆青新闻作品中的人物则栩栩如生,各具特色,典型报道是如此,其他报道亦是如此。穆青在新闻作品中,揭示了不同人物的内心世界。在《界岭夜雨》这篇短通讯中,他写了解放军、匪兵、老太婆和“我”,虽然没有写出一个人的名字,但他们的内心世界都显示出来了。仓惶而逃的匪兵的阵地,到处是“钢盔、胶皮鞋、日记本、女人照片”;“打着雨伞的‘拥军商人’跟我们部队做生意”;一个老人深夜提着灯笼,打着雨伞喊着房东去筹粮;慰问伤员的老百姓纷纷从床底下、屋角里挖出了不少腊肉和鸡蛋。一个老太婆把一些带土的鸡蛋拿给伤员时说:“广西粮子打了我几回,我也没给他们,我是留给解放军的。”虽然着墨不多,但各种人物形象跃然纸上。穆青的新闻实践告诉我们,要写出有特色的新闻人物,不仅要“身入”,而且要“心入”,要同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 时代特色。由于穆青长期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倾听群众的呼声,把住了时代的脉搏,所以他的作品有鲜明的时代感。工人的旗帜越占魁、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农民科学家吴吉昌、造林模范潘从正,虽然写于不同的时代,但都闪耀着共产主义思想的光辉,不论过去现在和将来,均有巨大的感召力。 新闻作品要具有时代特色,不仅要“身入”、“心入”,更要目光远大,胸怀全局站在时代的高度观察分析研究问题,发现和挖掘新闻。在我们的新闻队伍中,有的同志滋生了一种贪图安逸享乐的思想,热衷于跑会议,跑机关,跑领导,不愿跑基层、现场新闻少,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群众不爱看。有的还错误地认为,有了现代化的通讯工具,就可以不要深入采访了。随着新闻事业的发展,新闻媒体间的竞争愈加激烈。因此,穆青同志一贯坚持的艰苦深入的现场采访作风,不仅有积极的时代意义,还必须发扬光大。 (邹平) 周兴柱 李 鹏 周兴柱:男,邹平日报社副总编辑; 李 鹏:男,邹平日报社副总编辑。
|
|
|
【发表评论】【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