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山东 | 国内 | 国际 | 体育 | 财经 | 休闲 | 娱乐 | 健康 | 女性 | 人才 | 房产 | 短信 | 论坛

大众日报 农村大众 齐鲁晚报 生活日报 鲁中晨 半岛都市报 经济导报 城市信报 青年记者 小记者 国际日报山东版

      您的位置: 大众网首页 -> 青年记者 -> 青年记者2003年第六期 

 

电视如何应对知识经济的发展

2003-06-10 14:33:41 

    知识经济已成为新世纪实实在在的历史潮流。而电视传播无论从内容和形式上都与知识经济特征密不可分,它无疑应该是知识经济到来之前反应最敏感的领域。我们每一个电视工作者都应该认识到知识经济带来的挑战和机遇,为做好电视工作而积极努力。
    增强创新意识。我们虽不能谈“知识经济”则色变,但正确地引导业内人员在思想上重视是至关重要的。只有看到这种挑战的存在,主动探索其运行规律对电视事业带来的影响,趋利避害,才不至于被知识经济时代所淘汰。目前的电视市场极不稳定,电视频道的激增必然带来节目质量的竞争。因此,电视节目必须根据各类观众的兴趣和习惯及时进行调整才会立于不败之地,“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灵魂,而节目质量正是由不断的创新来实现的。
    重视专业人才。发展知识经济,除了必需的设备、资金等条件外,还要有高素质的人力资源。缺乏具有持续创新能力的人才,就会失去知识经济带来的机遇。电视系统的人才是多方面的,电视宣传是行业管理、电子技术与多种艺术的复杂的综合,每一个人,每一个岗位,构成了电视整体宣传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各类人才的管理与选拔和人事制度改革密不可分。目前,中央台及大部分省、市台普遍实行的人才招聘制度与制片人管理制度都是以市场机制为前提、以平等竞争为内容、以优胜劣汰为结果的运行机制,这种人事管理机制的转轨,正是由不断发展的形势决定的。简单的机械操作和体力消耗已不能适应知识经济的需要,而具有优良思想品质、掌握知识和技能并具备创造能力的人,才能在知识经济社会中体现自身价值。
    改革管理体制。知识经济条件下需要相应的管理组织及管理方式。管理组织必须是反应快捷、高效务实、充满活力的系统,决策中心包括:能准确有效地执行决策中心各项指令的执行系统(如各宣传、技术、行政等部室),能保证决策中心指令执行确切无误的监督系统(如总编室、播出部、纪检室),能便于将执行结果进行修正和完善的反馈系统(如调查、理论研讨活动等)。而目前,部分电视台都是只重视执行系统的建设而忽视监督和反馈系统的建设,因而导致了部门机构交叉、栏目内容重叠、频道定位模糊的现象,不仅造成人、财、物的浪费,也影响了节目质量和宣传效果。此外,在管理上“干多干少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供给制方式还普遍存在,有的虽然实行了定量、定额责任制或部门核算经营制,加强了监督和反馈,但仍然很不完善,致使造成“拿着工资没活干”或“拿着工资不干活”的隐性下岗人员增多的现象。因此,建立稳定完善的节目淘汰运行机构是管理组织及管理方式的重要内容,也是知识经济形态对人、财、物科学调节的正确选择。
    增设固定栏目。电视传播要重视和关注知识经济,要创造有利于知识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和氛围。要围绕“科技兴国”、“科技兴市”的经济发展战略规划设置相应栏目,把镜头直接对准经济建设的科研攻关,“星火”、“丰收”、“燎原”以及重大科技成果推广和转化;对准科技、科普知识和高新科学技术介绍,各类杰出人才的引进、交流、培养、激励等;还要加大新闻、社教、文艺、服务性栏目中的科技信息含量,在节目表现形式上注意观众的心理,力争做到通俗易懂,形象丰富,增强可视性。如果每个台在黄金时间都能推出一个观众喜爱的“知识经济”内涵丰富的拳头栏目的话,无疑对知识经济发展的贡献是巨大的。
  (济宁)张康

 

 编辑:

发表评论】【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上一条:听众的变化对广播人的要求
下一条:写好新闻的主体部分

::: 专刊推荐 :::

  人  物  大众周末
  大众书画  
丰  收
  都市女性
  现代教育
  资  讯
  城市信报
  大众娱乐
  速  读
  往  事
  青 未 了
  健    康
  法  鉴
  人文阅读

::: 新闻专题 :::

-

感受海尔“流程再造”

-

每周救助一户特困家庭

-

“三农”问题政策解读

-

鲁中新闻丝路文化之旅

-

大众网 总编在线

-

第五届国际果蔬博览会

-

魅力济南 大众网报道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2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网络中心主办 Email
:webmaster@mail.dzdaily.com.cn
鲁ICP证0001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