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山东 | 国内 | 国际 | 体育 | 财经 | 休闲 | 娱乐 | 健康 | 女性 | 人才 | 房产 | 短信 | 论坛

大众日报 农村大众 齐鲁晚报 生活日报 鲁中晨 半岛都市报 经济导报 城市信报 青年记者 小记者 国际日报山东版

      您的位置: 大众网首页 -> 青年记者 -> 青年记者2003年第六期 

 

听众的变化对广播人的要求

2003-06-10 14:34:01 

  当前广播听众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审美情趣的提高。审美的主观性决定了审美的时代性。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审美标准。现在,听众的审美情趣极大地提高,高保真的音响质量,密集化的信息传播,双向型的交流方式,交谈式的播音风格,都是听众对广播电台选听的条件,他们的审美需求向着立体化多方位发展,听众对广播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苛刻,决不满足于只要有声音就行。
  2、 广播听众的本位意识日趋明显。回首我国广播事业的发展,经历了以广播电台为核心的传播方式向以听众为中心的传播方式转化的过程。这种转化进入新世纪后显得尤其突出。
  3、 听众收听时段的分散。多元化时代的到来,人们从事工作与劳作的时间已不是固定的白天8小时,人们的休闲时间也不只是白天的8小时之外,因此,听众听广播的时间比从前要分散得多。有调查显示,连续收听广播节目达1.5小时的人正在逐年减少。
  4、 移动收听群日益增多。在国外,有相当多的人爱听广播,包括年轻一族。广播之所以饱经沧桑而魅力不减,其必然存在不可替代的优势,那便是与听众近距离接触所产生的亲切感和感染力,对特定人群的特殊影响。这里所说的特殊人群主要是指处于流动状态的人。随着汽车的日益增多和普及,人们在铺设起一个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的同时,也把看不见的空中电波网覆盖了每一个角落。有人预言,车上的广播市场将成为广播的主体市场之一。
  5、 听众对获取有用信息有强烈的渴求。无论广播节目是新闻、音乐、交通,听众都希望得到密集的信息。一方面信息是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另一方面,听众希望在信息爆炸的汪洋大海中得到正确的信息。因此,广播节目如何提供含金量高的信息并快速传递就显得尤其重要。
  对应听众审美情趣的变化,要求我们提高广播质量,包括技术质量、节目质量等等。质和量是听众选择媒体的最主要的标准,节目好,发射差,或者发射好而信息质量低等都会使挑剔的听众调台或转向其他媒体。在节目上,要求广播工作者在采、编、播的各个环节上都要严格把关,力求作到让听众在收听到详尽准确的信息的同时能够感受到愉悦。
    听众的本位意识加强了,首先要求我们的广播电台节目编辑、主持人在编辑制作、主持广播节目时,要从尊重听众个性的角度出发,听众关心的事多讲,不关心的事少讲;听众感兴趣的事多讲,不感兴趣的事少讲;听众不熟悉的事物多讲,听众熟悉的事物少讲或不讲。要在节目中满足听众的多种需要。同时也要求广播节目与听众的互动性相应加强。对于收听时段的变化而言,则要求广播人“识时务”。笔者认为:取消黄金时段概念,立足办好每一档广播节目。许多广播电台的策略曾是精办黄金时段,创立黄金时段的名牌节目,现在看来必须进行战略转移,立足于办好每一档节目。许多电台上午8点半和晚间节目办得很出色并受到欢迎便是实例。只要节目办得好,听众爱听,节目所处的时段就会成为黄金时段。不应固定时间,而应让每档节目都能达到黄金时段节目的要求,才能时时刻刻抓住听众的“兴奋点”作好文章。例如,针对乘车的人喜欢听音乐歌曲、最新信息资讯以及交通信息等特点,我们广播的节目架构要突出专业化的要求,各频道应有更明确的分工。综合性的节目设计,既不方便车上人员选台,也不能让人专注收听。而在新闻编排形式上,不光要有整点新闻、大板块的综合新闻,还应有专题新闻等;不能是零散式的播报,而应是链接式的、进行式的、快捷式的播报。
  针对广播听众对信息的强烈渴求,我们要加大力度拓展节目的信息源。与互连网相互结合就是一个最好的途径。在信息高速公路飞速发展的今天,世界每个角落发生的事件或信息都可以在“网”上发布出来。所以,必须利用好网络这个最广泛最迅速的信息资源,走网络广播的道路,链接有价值的资源,寻求更多的“合资方”,做大自己的信息源规模。同时,也要做好信息的整理工作,做到既快又准。
  (浙江)雷子明

 

 编辑:

发表评论】【关闭窗口 

::: 专刊推荐 :::

  人  物  大众周末
  大众书画  
丰  收
  都市女性
  现代教育
  资  讯
  城市信报
  大众娱乐
  速  读
  往  事
  青 未 了
  健    康
  法  鉴
  人文阅读

::: 新闻专题 :::

-

感受海尔“流程再造”

-

每周救助一户特困家庭

-

“三农”问题政策解读

-

鲁中新闻丝路文化之旅

-

大众网 总编在线

-

第五届国际果蔬博览会

-

魅力济南 大众网报道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2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网络中心主办 Email
:webmaster@mail.dzdaily.com.cn
鲁ICP证0001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