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山东 | 国内 | 国际 | 体育 | 财经 | 休闲 | 娱乐 | 健康 | 女性 | 人才 | 房产 | 短信 | 论坛

大众日报 农村大众 齐鲁晚报 生活日报 鲁中晨 半岛都市报 经济导报 城市信报 青年记者 小记者 国际日报山东版

      您的位置: 大众网首页 -> 青年记者 -> 青年记者2003年第六期 

 

标题的魅力

2003-06-10 14:36:22 

   《沉到“湖底”去捧得“珍珠”来》,这是20世纪80年代末《大众日报》头版的一则新闻标题。之所以至今不忘,是因其将深刻的哲理用形象化的语言诠释得淋漓尽致。一则好标题对新闻内容的提升作用,由此亦可见一斑。
    有时我们读一篇新闻,时间长了内容可能记不住,但标题却深深印在脑海里。这说明了什么?说明此标题制作见功力。记得若干年前,《齐鲁晚报》有一则标题:《梦绕吴山翠   情随湘水流》,作者、内容如今皆忘,惟独这个如诗如画的标题时时萦绕于心。
    这,大概就是标题的魅力之所在。
    有人说,看新闻一看标题二看导语,其他看不看就无所谓了。此言虽不无偏颇,但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标题的重要性。当今世界,媒体密集、信息爆炸,谁有时间(有时间也不可能)将所有新闻从头读到尾呢?若想让读者读新闻内容,标题首先要夺人眼目。这在业内已成共识。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各路媒体纷纷穷尽策划包装之能事,寻找卖点,打造亮点,以吸引受众眼球。而吸引眼球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精心制作标题。毫不夸张地说,标题从没有像今天这样处于一种至关重要的地位。
    然而,制作一个好标题并非易事。这是衡量版面编辑功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作为版面编辑,每天要面对大量来稿,除了精编配置稿件之外,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就是制作标题。与其他许多行当一样,制作标题亦有自己的程序及原则或者说“规矩”。做编辑时间长了,这些东西大多了然于心,一般不会出太大问题。但想出精品谈何容易。靠什么?笔者以为一靠积累,二靠灵感。积累自不必多说,包括思想的积累、知识的积累、语言的积累,以及文学素养的积累等等。那么灵感从何而来?这或多或少有点运气的成分在里面。有时我们为了制作一则标题冥思苦想,屡屡不得要领,突然想到一个词、一句话或一件事便豁然开朗,妙语佳句信手拈来。作标题千万别绷得太紧,有时松弛一些可能会有意外收获。当然,如果你脑子里空空如也,想到天亮也白搭。
    标题之于新闻有如眼睛之于人体。标题作蔫了,整个新闻就瞎了;标题出彩,则文章增色。类似例子不胜枚举。一则好标题不仅有提示、评价新闻内容的功能,而且有着独特的审美功能。翻开历届好新闻作品集不难发现,大凡获奖作品其标题大多夺人眼目。那些蕴涵丰厚、字字玑珠的标题,其魅力决不输于任何美文佳作。

  (济南)戴志磊


 

 编辑:

发表评论】【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上一条:媒体脸谱
下一条:提升党刊的读者亲和力

::: 专刊推荐 :::

  人  物  大众周末
  大众书画  
丰  收
  都市女性
  现代教育
  资  讯
  城市信报
  大众娱乐
  速  读
  往  事
  青 未 了
  健    康
  法  鉴
  人文阅读

::: 新闻专题 :::

-

感受海尔“流程再造”

-

每周救助一户特困家庭

-

“三农”问题政策解读

-

鲁中新闻丝路文化之旅

-

大众网 总编在线

-

第五届国际果蔬博览会

-

魅力济南 大众网报道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2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网络中心主办 Email
:webmaster@mail.dzdaily.com.cn
鲁ICP证0001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