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山东 | 国内 | 国际 | 体育 | 财经 | 休闲 | 娱乐 | 健康 | 女性 | 人才 | 房产 | 短信 | 论坛

大众日报 农村大众 齐鲁晚报 生活日报 鲁中晨 半岛都市报 经济导报 城市信报 青年记者 小记者 国际日报山东版

      您的位置: 大众网首页 -> 青年记者 -> 青年记者2004年第八期 

 

记者在居委会上班
刘成广
2004-08-12 11:07:07 

  年轻化是当前新闻从业人员的一个普遍现象。新人给报社带来了活力,但队伍太年轻,也给报纸带来了新的问题。前两年,我常听到群众对老记者的描述是:见了记者就像见了老乡,特亲切,拉个家常拉个呱,说起话来一点都不外道,跟自己人一样。现在经常听到一些老通讯员对新记者的描述则是:现在的记者,和老百姓的共同语言越来越少了,老百姓说句土话,我得给记者当“翻译”;有的记者太“生硬”,对问题只是从表面分析,甚至自以为是,不考虑老百姓怎么想……
  年轻记者和百姓间的这种“隔阂”,对报纸来说是十分危险的,它会使记者在写作中缺少一种人性化的东西。而无论是高端读者还是低端读者,都需要这种人性化的气息。没有这种气息,报纸是缺乏活力和生命力的。
  这种认识,使我们不得不想方设法让记者融入到群众中去。

  角色互换:记者成了“主任助理”居委会主任成了媒体“报料员”

  让记者深入下去,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并不容易。由于有了严格的按工作量考核的制度,年轻记者变得越来越“功利”,一个稿子如果10分钟能采访到“足够”的材料,他绝对不会待上20分钟;如果一次能够采访完,他绝对不会去第二次,更不会在稿子见报后给读者一个反馈。老记者的一些好做法、好传统,渐渐地丧失了。很多新记者患上了“热线依赖症”,如果没有热线线索,他就没有稿子。针对这种情况,《鲁中晨报》采取了一种“角色互换”的大胆尝试:让新记者到居委会“兼职”!
  2003年6月21日,《鲁中晨报》新闻中心26名记者开始走进社区,在淄博市5个区、3个县共331个社区挂牌担任社区的主任助理。每个记者在各区县都有“属于”自己的社区,每周至少要到1个社区“上班”,体验生活。
  “三贴近”中很重要的一条是贴近群众。对都市报而言,贴近群众就是要贴近最基层的社区,贴近居委会。居委会的酸甜苦辣,记者如果不去“上班”、不去“体验”,是不可能体会到的,也就不可能写出贴近百姓的稿子。我们对社区记者的要求是:居委会的人有多大耐心,记者就要有多大耐心,坚决不允许以曝光唬人;强调先礼后兵,对一些违背大多数居民利益、令人反感的社会现象,则毫不犹豫地让它们“露脸”。
  有人把居委会叫做“社区总理”,官小,事务多。社区记者一方面为居委会做了些实事,同时也让这些新记者对社会生活有了更深的体验,甚至在思想深度上提高了一个层次。“社区记者”的出现,也让很多居委会受到了启发——动用社会力量解决人员不足问题。在记者的协调下,有的居委会又有了自己的“小主任助理”——学生主任助理,别看他们年纪不大,在社区的一些义务劳动却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随着这项活动的深入开展,很多居委会人员也成了报社的兼职“报料员”,积极向记者提供新闻线索。

  社区新闻:贴近性为盾,新闻性为矛

  让记者“深下去”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要在报纸版面上体现出来,增强报纸的贴近性、可读性。2003年下半年,《鲁中晨报》平均每3天有2个“社区新闻版”(周六、周日减版)。8月份,社区新闻版连续推出了几个大型策划,有《居民需要啥样的居委会领导》、《楼道何时才姓“公”》、《楼道姓“公”靠大家》等,解决了不少居民长年抹不下脸、说不出口的事情,很多小区的居民开始清理楼道,过去“你占我占,不占白不占”的楼道清理了不少。
  从表面上看,社区新闻版刊登的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甚至有些婆婆妈妈,却都是发生在老百姓身边的事情,张家长、李家短的,很有人情味。
  在进行这类稿件的编辑时,我们坚持的一个原则是“贴近性、新闻性并重”。贴近性是盾,是社区版的特色所在;新闻性是矛,是社区新闻作为新闻的前提,失去了新闻性,社区新闻也就失去了活力。
  社区新闻首先是新闻,要有新闻性;但这种新闻性不能与其他版面的新闻性强求一律。在稿件写作、版面操作上,我们注重稿件与版面的特色化与人情味。为了突出稿件特色,我们引导记者在写作方式上作了一些创新,倡导“个性化名记者”、“个性化名专栏”。在这种思路下,记者的创造力进一步迸发。
  与居委会人员的“换位”,对新记者而言可谓受益匪浅,也使得报社在“贴近群众”方面做得更好。2004年3月,《鲁中晨报》与张店区消费者协会联合发起了“志愿者进社区”活动,由张店区消费者协会、记者、各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组成的志愿者,成为社区的义务调解员,由消协配发监督检查证,免费发放相关投诉材料。张店区消协在张店部分社区挂出“消费者投诉服务站”的牌子,志愿者每周固定一天的时间挂牌办公,居民遇到的小纠纷、邻里矛盾,不用出小区,直接就可以向志愿者反映。这种活动,可以说是记者进社区的延续与深化,是报纸进一步体现“三贴近”精神的需要。○
(作者是《鲁中晨报》副总编辑)


 

 编辑:

发表评论】【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上一条:建设优秀的报业企业文化
下一条:厚报时代的精读与泛读

::: 专刊推荐 :::

  人  物  大众周末
  大众书画  
丰  收
  都市女性
  现代教育
  资  讯
  城市信报
  大众娱乐
  速  读
  往  事
  青 未 了
  健    康
  法  鉴
  人文阅读

::: 新闻专题 :::

-

感受海尔“流程再造”

-

每周救助一户特困家庭

-

“三农”问题政策解读

-

鲁中新闻丝路文化之旅

-

大众网 总编在线

-

第五届国际果蔬博览会

-

魅力济南 大众网报道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2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网络中心主办 Email
:webmaster@mail.dzdaily.com.cn
鲁ICP证0001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