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山东 | 国内 | 国际 | 体育 | 财经 | 休闲 | 娱乐 | 健康 | 女性 | 人才 | 房产 | 短信 | 论坛

大众日报 农村大众 齐鲁晚报 生活日报 鲁中晨 半岛都市报 经济导报 城市信报 青年记者 小记者 国际日报山东版

      您的位置: 大众网首页 -> 青年记者 -> 青年记者2004年第八期 

 

时评的是与不是
王立纲
2004-08-12 11:12:29 

  6月19日,人民网发表网友征服新高山的文章《丑陋的中国时评圈》,引发了对时评及时评人的批判讨论,不少时评人也以自己的反省加入到这一大讨论中来。自前年《南方都市报》开辟时评专版揭开国内报业时评竞争的序幕以来,时评成为各报纷纷上马的时髦工程,可谓炙手可热。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不过一年左右的时间,时评及时评人竟然成为众人批评的对象,颇有些喜剧色彩。这也令我们思考,时评怎么了?
  通过对国内时评现状的分析,我们发现时评及时评人之所以出问题,主要是时评人在一些基础性的理念问题上认识不清,大家对时评应该怎样做还没有形成明确的思路,在版面急速扩张之后也来不及进行认真的思考,就摸着石头过河了。现在,是到了该重新审视目标找清路线的时候了。  下面,笔者试着对一些基础性的理念问题作一些厘清,意在抛砖引玉,引起更多人对这些问题的关注。
  为了便于表述和理解,在对一些理念问题进行阐述时,我们采用是与不是这种最简洁直接的方式,即时评应该是什么而不应是什么。

  时评的是与不是
  
  时评是发言不是抬杠

  时评是作者就当前的社会现象进行的评说发言,其主要的特点就是有感而发。时评的作者在评论事实发表自己的看法时,应该有一种不说不快、不吐不快的评说冲动,应有一种激情在里面。但现在的许多时评成了为赋新辞强说愁,一些“职业时评作者”没有可说的也硬要没话找话,进而演变成了找茬抬杠,时评写作成了一种文字游戏,你说东,我偏要说西,你说好,我偏要说不好,于是乎,不管遇上什么,都抬上一杠。
  时评是公民表达不是写手表达  公民表达强调的是发言者的社会责任感,可以用“我以我血荐轩辕”来形容,是作为一个公民为社会进步发自内心良知的肺腑之言,是有感而发,有话则长,无话则不言,以免制造噪音干扰公众的视听,其立足点在公理在正义。写手表达强调的是个人意志和个人心声,可以用“我手写我心”来形容,可以以己之喜而喜,以己之恶而恶,立足点在自身,可以是为文而文,就像梁实秋那样可以就任一物件写上一篇千字小文,信手拈来,甚至可以是随机选取话题,反正是每天定时定量供应文字,这是一般小品文专栏作家的写作方式。现在,不少时评写手对自己定错了位,错把自己当成了小品文作家,希望自己每天都能写成一篇千字时评。这是不恰当的,因为时评和小品文有着重要的区别,时评要有一定的可评之事,不是可以定时定量生产的,硬要拼凑,肯定会降低作品的质量。
  时评要求快但也不是不求美  时评讲求时效性,没错,但这也并不意味着时评就一定是易碎品,它也完全可以成为美文,远的如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近的如何兵的《实现公正,即使天塌下来》,都能让人读后久久难忘,其作为评论的影响力战斗力可想而知。现在的一些时评作品往往是急就章,作者看到媒体报道了一事件,甚至来不及细细看完一遍全文,就急着下笔开写,写完后来不及看上一遍就急着发出去,意在抢个先。这种萝卜快了不洗泥的工作方式所生产出的时评作品大多语言枯燥,文章构成不外乎“首先其次一二三”,如果没有新颖的观点,实在让人难有阅读的快感,影响了读者对时评作品的认同。目前,时评鲜有女性作者和读者,恐怕这也是一个原因。 

  时评是多样的而不是模式化的

  现在,我们可以假设一个国内媒体热点时评产生的情景:某一天,某家报纸上报道某地出台了一个文件或一项措施,一批时评作者从网上或从报纸上看到这一消息后就写评论了,对这一事件的评论总的倾向上可以分两派,一派是鸡蛋里挑骨头派,他们多写些唱反调的评论,另一派是叫好派,他们多写一些“为××叫好”的文章,头两天的报纸上对此事的评论大致如此,没有看到这一消息的作者看了评论后便以“且慢为××叫好”为题做一篇否定之否定式的文章发在第三天的报纸上,这样,一个由头就引出了若干篇时评文章。
  当前,国内时评中常见的模式还有质疑式、说不式、自我假设(假想敌)式、商榷式、警惕式等等,这种模式化的、形式单调的写作风格已经引起了读者的强烈反感,不少读者看到一事件后甚至都能想到明天的评论会是怎样的,如果事实多数证实了读者的猜想,长此以往,时评还能指望读者认真看吗?还能指望读者看后记得住吗?
  《人民日报》评论员刘成友也认为当前的时评有结论一律的现象,大体是一要靠加强监督,二要靠健全制度,三要靠完善法治。还有就是要人性化、多些人文关怀等。他觉得时评不能甘当易碎品,时评要更多地融合传统评论和杂文的优长之处,注入更多的思想含量,那样时评才更有生命力。

  时评是宽评不是窄评  

  时评的评论范围应该是非常宽泛的,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它并不一定就是对近日新闻事件的评论,它也可以是对一段时间内一些社会现象的评论,如我国现阶段的三农问题、政治、外交等,但现在的大量时评局限于对一些具体的社会新闻的评论,内容单薄,涉评面窄,看多了就容易让人产生千篇一律之感。比如,现在很多时评标题中都有“人性化”、“人文关怀”、“道德缺失”、“彰显”等这类的关键词,显得不够丰富多彩。时评特别是“读者来论”,其最大好处就是能有众多不同阶层的公民所发出的不同的声音,但由于写作条件、生活方式的原因,现在的时评作者却主要由媒体编辑、司法工作者和大学教师这三大人群扮演,其观点和意见难免有局限,读者很难听到其他社会阶层的声音,这对媒体的时评版来说,不能不算是一个缺憾。 
  知名评论作者刘洪波也提到过这种现象,并提出自己的思考。他说:社会的思想现实和独立思考能不能也成为时评的论述对象,或者贯穿进时评写作呢?他以他的实践证实这是可行的。

  时评应百家争鸣而不是多报一声   

  现在,一些媒体的时评版往往重复发稿,一个作者的稿件昨天已在甲报发表了,今天乙报再发表,这是一种版面资源的浪费。有时一篇文章看了一半了才发现早就从其他媒体上看过了,这也是对读者注意力资源的浪费,更是编辑责任心不强的表现。作为时评编辑,应该尽最大可能多了解一些兄弟报刊最新发表、即将发表的时评的信息,以避免撞车或重复,这是编辑的分内之责。
  时评应是言论的广场而不是江湖气息浓厚的小圈子。 
  据笔者统计,目前,活跃在全国各媒体时评版上的作者也就在80人左右,每天全国几十家主要报纸的时评版几乎就是这80多个作者文章的不同的排列组合,不管什么题材,这些人大量生产着万金油式的时评,有时说得对,有时难免说些外行话。但不怕胡说,就怕没得说,天天都是老朋友、老腔调,好比是熟人聚会,以致形成了一个马太效应:一个作者发表的时评越多,他就在时评圈内越有名,而越有名,他就越容易发表作品,致使圈子化现象日益严重,文人称兄道弟的老作风在圈内盛行,江湖气息浓厚。
  另外,这个小圈子还有一些不良的风气正在蔓延,如一稿多投(有些时评编辑本人就一稿多投)、发关系稿、抄袭、互相攻击等。前不久,一知名时评人在网上发帖子,说一个人抄袭了他的文章,称“谁能告诉我他的真实姓名与地址,我让他断子绝孙”。时评圈该“治污”了,时评人的形象也应该好好地注意一下了。 

  时评编辑的首要职责是搭台而不是写作 

  媒体时评编辑的主要职责是为社会各阶层的人提供一个良好的发言平台,类似于所谓的筑巢引凤,让各种不同的声音在时评版上呈现和交流。现在的一些写手型时评编辑似乎把主要的精力投入到了时评写作上,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的话,这是一种认识上的错位,好比一出戏的导演只忙着演好自己的角色而忘记了他要负责整个戏的组织引导。特别是作为编辑本人,其知识素养和个人偏好决定了他不可能面面俱到什么话题都擅长,其作品发表得多势必挤占了一定的空间,而这些空间原本可以发表更多各方人士的观点。
  笔者对一些时评人的调查也显示,不少时评人认为相当一部分时评编辑的素养差已经成为时评进一步发展的制约因素。

  时评应积极成事而不是消极败事  
    
  时评的根本出发点应该是积极进取、理性建设性的,表现在行文态度上应该是与人为善的,也就是要做社会进步的促进派,而不是胡搅蛮缠,不管三七二十一,遇到什么都抡起批评的大棒,那种做法于事无益,徒增浮躁而已。对一些新出现的事物,要允许试,允许看,前些年出现的个性化车牌试验,本是个不错的尝试,但在时评的干扰下被迫中断,不能不说是一大憾事。 

  促进时评发展的几个设想

  实行时评公益化

  为真正体现时评立论为公的社会公器特征,媒体可尝试实行时评公益化,不再支付作者稿酬,以吸引真正愿为社会进步鼓与呼的正义之士,如认为这样做太冒险,可先在时评版面上设一特区,声明在此处发表的时评作品将不付稿酬,让真正的时评人来发正义之声,隔断为稿费而评者的浮躁气息。如是,时评的含金量定会大幅提高。

  创造新形式

  时评的进一步发展离不了形式上的创新,这有赖于广大的媒体及时评编辑的开拓,如《南方都市报》率先将时评版面扩大到两版并置于第二版、第三版的重要位置就是一大创新和突破。不久的将来,但愿我们的读者能看到更多形式和花样的时评,如一句话时评、漫画时评、专访式时评……表现形式多了,自然会吸引更多的读者和作者,时评的影响力也将更大。

  限制作者一定时间内的发稿数量

  为广开言路、扩大时评的作者和读者队伍,可以借鉴股市的涨停板制度,限制作者一定时间内的发稿数量,如规定在一周内最多采用同一作者的两篇文章,这样,既可提高作品的质量,又可扩大作者范围,丰富时评版的内容。关于这一点,萧瀚先生在《媒体与作者:时评政论市场的现状批评》一文中也有类似的提法,他说他对向他约稿的编辑提出“每月最多只能写4篇”的条件,目的在于保证时评质量。○


 

 编辑:

发表评论】【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上一条:找到自己的读者
下一条:职业记者与记者的职业观

::: 专刊推荐 :::

  人  物  大众周末
  大众书画  
丰  收
  都市女性
  现代教育
  资  讯
  城市信报
  大众娱乐
  速  读
  往  事
  青 未 了
  健    康
  法  鉴
  人文阅读

::: 新闻专题 :::

-

感受海尔“流程再造”

-

每周救助一户特困家庭

-

“三农”问题政策解读

-

鲁中新闻丝路文化之旅

-

大众网 总编在线

-

第五届国际果蔬博览会

-

魅力济南 大众网报道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2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网络中心主办 Email
:webmaster@mail.dzdaily.com.cn
鲁ICP证0001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