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山东 | 国内 | 国际 | 体育 | 财经 | 休闲 | 娱乐 | 健康 | 女性 | 人才 | 房产 | 短信 | 论坛

大众日报 农村大众 齐鲁晚报 生活日报 鲁中晨 半岛都市报 经济导报 城市信报 青年记者 小记者 国际日报山东版

      您的位置: 大众网首页 -> 青年记者 -> 青年记者2004年第六期 

 

新闻,成功的作品表现性格
曹小平
2004-06-16 15:28:18 

  当今社会,媒体的影响无所不在,新闻,又是媒体影响受众的主打内容。新闻之所以重要,有一个主要原因,那就是:人。它写人,影响人。
  把握新闻写作的主题,着重细节描写,是丰富人物形象的关键。通常我们说一篇人物报道很感人,其实就是指它的细节感人,是通过细节表现的人物精神感人。那么,怎样才能写出感人的细节呢?
  首先,要注重细节采访。采访中遇到的最大困惑是被采访者对记者需要的内容不明确。通常我们采访时,采访对象一般比较容易反映出典型人物的思想概念、抽象行为、伟大创举,而很少想到典型人物日常表现中能够突出其性格特点、崇高精神的行为细节。这种情况下,就需要记者循循诱导,顺藤摸瓜,抓出那些能够以小见大,平中见奇,见微知著的动人故事。
  1987年我采访人民的好医生锡桂英的事迹时,就遇到这种困惑。锡桂英是寿光县人民医院妇产科主任,她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为工作为病人积劳成疾,即使是病入膏肓,心里想的还是工作和他人。这是采访中医院领导和她的同事对她的一致评价,但谈到她的具体事迹时,他们只是从大的方面谈她的为人,很少涉及她为人行事的细节。我意识到他们以为我想了解的是锡桂英轰轰烈烈的“壮举”;而我知道,作为一个医生,一个平凡的人,她的工作性质和生活状况决定了她不会有惊天动地的“壮举”,而只能从她的点滴小事中寻找感人的情节,这是新闻作品打动读者的关键。于是我便把话题往日常生活、工作中的小事上引导,让他们谈谈那些看上去琐碎、想想却让人感动的小事。结果,我从她的同事和丈夫那里,得到了一个个令人动容的故事。我的新闻作品就有了立意的根据,有了打动读者的情节。
  其次,要注重选材。“伸手摘红叶,我取红透底,浅红与灰红,弃之我不取。”在写作之前的选材过程中,我认为应坚持陈毅《题西山红叶》诗中所遵循的原则,报道采用的材料,必须是最能表现人物精神风貌的精品。
  在对锡桂英事迹的采访中,我挖掘到了很多感人的故事,但锡桂英的精神风貌、性格特征在哪一点上最为突出?我想到了陶铸同志《松树的风格》中对共产主义风格通俗而精辟的概括:要求于人的甚少而给予人的甚多。我在所写的通讯《呕心沥血为人民》中,就选取了两个最精当的故事作为报道的一个部分,用陶铸同志的这句话作了这部分内容的小标题;而其它类似的故事都舍弃了,因为这两个故事“一枝一叶总关情”,足以表现锡桂英的性格为人。
  至于写作,有了能够表现人物精神风貌的感人故事,记者又时时处在激荡人心的感动之中,写出能够以人物的性格精神感染人、鼓舞人、教育人的文章也就顺理成章了。
  锡桂英的事迹通讯发表17年了,时至今日,仍有这篇通讯的读者与我谈起锡桂英,通讯中的故事仍让他们念念不忘。有次我为某单位的通讯员讲课后,该单位领导在总结时重述了锡桂英的故事,并说,这堂课讲的不仅是怎样采访写作,更重要的是教我们怎样做人。从以人物性格精神教育人这个角度来说,我觉得这话说得很中肯。
  新闻作品被称为易碎品。易碎,是指作品对受众影响的持续时间短。新闻作品要想获得持久的影响力,除了高昂的主题、合理的结构和精湛的笔法外,最重要的还得有动人的形象。这种形象能给人以真实、贴近、亲切的感觉,易于引起人们的共鸣,从而留下深刻的印象,久久不能淡忘。那么,新闻作品的教育鼓舞作用就会强烈而持久。

 

 编辑:

发表评论】【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上一条:文字记者如何用好数码相机
下一条:新闻的敏感与灵感

::: 专刊推荐 :::

  人  物  大众周末
  大众书画  
丰  收
  都市女性
  现代教育
  资  讯
  城市信报
  大众娱乐
  速  读
  往  事
  青 未 了
  健    康
  法  鉴
  人文阅读

::: 新闻专题 :::

-

感受海尔“流程再造”

-

每周救助一户特困家庭

-

“三农”问题政策解读

-

鲁中新闻丝路文化之旅

-

大众网 总编在线

-

第五届国际果蔬博览会

-

魅力济南 大众网报道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2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网络中心主办 Email
:webmaster@mail.dzdaily.com.cn
鲁ICP证0001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