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山东 | 国内 | 国际 | 体育 | 财经 | 休闲 | 娱乐 | 健康 | 女性 | 人才 | 房产 | 短信 | 论坛

大众日报 农村大众 齐鲁晚报 生活日报 鲁中晨 半岛都市报 经济导报 城市信报 青年记者 小记者 国际日报山东版

      您的位置: 大众网首页 -> 青年记者 -> 青年记者2004年第六期 

 

话题版的生命力
丰淑秀
2004-06-16 15:35:39 

  报纸上开辟话题专版,是报纸寻求与读者互动的一次创新。这种互动,与读者来信、读者就某个专栏的来稿有着某种质的区别。这种区别,最主要的在于,这是报纸对言论这种文体的一次“大解放”。

  公众表达的平台

  话题版是就新近发生的社会热点问题发表不同的观点和看法,它讨论的主题只有一个,而且它的体裁是就事论理的评论,所以,话题版也有“同题时评”的称谓。时评和传统的评论品种,如评论员文章、署名评论、编辑按、短评等同属于新闻评论,但有着本质的不同。传统的评论都是编辑部的职业写作,而时评却是话语时代公众的普遍表达——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马少华说这才是“言论的正途”。话题专版的开设为大众表达提供了广阔的话语空间和舆论平台。它改变了以往报纸对观点的单向传播,也对读者的思考能力表现了最大的尊重,读者从被动接受一变而为主动表达,原本的单向灌输也变成了双向的交流和对话。
    从话题专版的开设来看,它的广受欢迎,与它先天的开放性、平等性、互动性息息相关。话题版不是编辑关起门来自说自话,不是以对读者耳提面命的姿态和语气说教,它的大门向所有负责任的言论敞开。所有的作者都是平等的,也许因为学识不同、利益背景不同、论据和逻辑不同,而存在说理上的深浅高低,然而,他们在自由言说的权利上是完全平等的,权威有权威者的立场,百姓有百姓的角度。而且,正因为言说者的诸种不同,使同一话题得到不同视角的挖掘和关照。多侧面多角度的观点经碰撞后,有利于将设置的话题说深说透,并在争鸣中使争辩者和读者的思想冲突得到缓解。

v话题版的兼容性

  话题版作为一块公共舆论空间,它最吸引人的、也是它最大的生命力,就是它的兼容性。这突出地表现在,它对不同观点的容纳和追求。话题版不仅不追求观点的整齐,而且最担忧的就是声音的单一,它也不大喜欢非此即彼的“正方”、“反方”式的辩论,而喜欢第三种、 第四种多种声音的“大合唱”——你说我说大家说,七嘴八舌,议论风生,百家争鸣是话题版追求的最理想的话语氛围。
    尽管观点纷纭,但在每期话题的种种声音中,总有一种是主流的,代表着大多数人的意见。然而,主流并不代表着绝对真理,听听不同的声音,有利于读者从不同角度对话题进行理解和判断,也有利于相关部门从中寻找合理决策的依据。所以,话题版不仅不回避冲突,而且惟恐观点间一团和气,因为观点间的冲突和碰撞才是它的生命力,才能保证话题版的鲜活和深广的渗透性。
   
  话题必备的三种品质

  做好话题版,最重要的就是对话题的选择。
  话题版的话题,有一些共同的品质:
  一、必须具有新闻性。话题的时效性和“值得一说”是话题能引起争鸣的最基本的保证。话题版的时效性不像新闻报道那样严格,但讨论过去的、久远的话题没有任何意义,话题的言说是解决当下大家正在议论的、急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必须贴近大众生活,并为多数人所关注,让绝大多数人感到“有话可说”。这是保证话题具有广泛的参与性与接受性必不可少的品质。社会生活中,与民众、民生贴得越近的东西,越是话题版取之不尽的话题来源,如:涉及千家万户的高考分数线应不应该统一、中小学“一费制”能否卡住乱收费、中国人应该怎样对待英语学习等教育问题;烟花爆竹禁还是放、人造美女图什么、车尾号删除“4”是人性化还是迷信等社会问题,等等。这些话题在我们《威海晚报》上的成功评说,让我们深深地体会到:话题版的成功在于话题,而话题的成功则在于它的大众性,越是大众的越有生命力。
  三、必须具有可讨论的空间。也就是说,话题必须人言人殊,“不同的人说不同的话”。如果大家众口一辞,一边倒地认为所设定的话题是“对的”或者“错的”,这种只有一个答案的话题可以写成单篇的时评,但因为没有“异质的”东西,没有冲突,无法形成观点上面对面的交锋,根本构不成话题版的话题。只有“一题多解”,才是理想的话题。
    最后要说的是,话题讨论的目的,不只是就事论事,它的终极目的还在于使读者对某一问题形成某种共识或判断标准,或者是推动某一问题进入决策者的视野,促使问题得到解决。


 

 编辑:

发表评论】【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上一条:观点平台
下一条:开拓经济报道的宣传空间

::: 专刊推荐 :::

  人  物  大众周末
  大众书画  
丰  收
  都市女性
  现代教育
  资  讯
  城市信报
  大众娱乐
  速  读
  往  事
  青 未 了
  健    康
  法  鉴
  人文阅读

::: 新闻专题 :::

-

感受海尔“流程再造”

-

每周救助一户特困家庭

-

“三农”问题政策解读

-

鲁中新闻丝路文化之旅

-

大众网 总编在线

-

第五届国际果蔬博览会

-

魅力济南 大众网报道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2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网络中心主办 Email
:webmaster@mail.dzdaily.com.cn
鲁ICP证0001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