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专题节目是一门综合艺术。电视专题解说词对提高专题节目的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 从目前全国各地播出的专题来看,解说词的创作主要运用了比喻、比拟、设问、双关等手法。 比喻。比喻是利用人们常见的、熟悉的和容易理解的事物,随文设喻,或明喻、暗喻,或借喻、引喻,对事物的特征进行生动的描绘和渲染,把事物表现得更鲜明、更通俗易懂。例如,《从宜宾到重庆》中,对重庆的房屋建筑是这样描述的,“如果把楼房比作竹笋的话,那么这些鲜嫩的竹笋已在层层梯田上,东一排西一排地长了出来。相比之下,那些用竹片做的旧房,就像是落在竹笋边上的竹叶。在这层层梯田上,落叶早晚会被竹叶所代替……”这些比喻方法,不仅通俗地说明了重庆房屋建筑的变迁,而且揭示了哲理,浅显地说明了新事物必然代替旧事物的客观规律,从而使表现对象更具体、生动、形象、感人,给人以难忘的印象。 比拟。比拟可以使解说词托物寄意,形象逼真,以景抒情,情景交融。如《花间绿下话春城》中,随着一组组春意盎然的画面,解说词写道:“春风像一把剪刀,裁出了片片嫩叶;又像一把梳子,忙着给大地打扮梳妆。”作者没有重复画面、直接描写春色,而是依托画面,把人们看不见、抓不着的春风比作“剪刀”、“梳子”,从而深入浅出地揭示了春风和春之间的内在联系,给人以丰富的联想。 比拟既可以比物,也可以比人。比如说到熊猫做出像人那样的姿势时,解说词写道:“熊猫将永远戴着墨镜,向人们招手,向人们致敬。”如说到黑颈鹤能有像人一样的感情时,解说词写到:“黑颈鹤谈恋爱、找对象的方式是非常文明的,如果甲方有心,乙方有意的话,于是就干脆痛快地翩翩起舞、举行简朴而热烈的婚礼,而且一辈子不分离。”这些比拟新鲜贴体,生动活泼,通俗易懂,饶有风趣。本来有的珍奇动物人们是很生疏的,但通过运用比拟手法赋予它们人的动作和情感,观众很快就了解了它们的外貌特征和生活习性。 双关。恰当运用双关,既可以使解说词曲折含蓄,幽默风趣,又可以揭示事物内在的思想意义。《牛的赞歌》中有这样一段解说词:“牛也有难受的时候,在那‘史无前例’的日子里,它被安上了‘莫须有’的罪名:只是埋头拉车,不会抬头看路。其实,在这崎岖的山道上,这拉车的老牛,不肯停息,不走捷径,不搞歪门邪道,一步一步,坚持地向着既定方向和目标前进。”这段双关语,言在此而意在彼,看来是解释画面,实际是对十年动乱中各种怪现象的否定,是对被称为“老黄牛”的革命者的肯定和赞美,双关语寓意深刻,有一箭双雕之妙,在表达事物的深度和广度上,大大超越了画面意义。 设问和反问。运用设问和反问,主要是提请观众注意,引起重视。如《源远流长》中,画面是长江入海口,解说词写道:“您不能认为,这是大海,这是海洋吧,不,这是崇明岛以外的长江。”这样先提出问题,增强观众的注意力,随后又作简要明确回答,使观众必然产生深刻的印象。《收租院》有这样一段解说词:一只空萝卜,两个小姐妹,天真的孩子啊,她们究竟犯了什么罪?这种无疑而问的手法,既增强了解说词的说服力,有激发了观众的感情,从而收到更好的效果。 另外,解说词的创作,还可以运用对比、引用、对偶、排比、反复等手法。如《崂山》中用了对偶句:和煦的春风轻轻地送来诱人的茶香,秀丽的山川热情地捧出甘美的清泉。《长江之歌》中的排比句:一双又一双明亮的眼睛,一颗又一颗闪光的红心,那就是我,那就是你,那就是他,那就是我们千千万万的中国人!这些解说词或对仗工整,节奏鲜明;或语意贯通,气势强劲;或步步推进,层层深入,生动地、通俗地、简洁地表达了事物的内在联系。
|
|
|
【发表评论】【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