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山东 | 国内 | 国际 | 体育 | 财经 | 休闲 | 娱乐 | 健康 | 女性 | 人才 | 房产 | 短信 | 论坛

大众日报 农村大众 齐鲁晚报 生活日报 鲁中晨 半岛都市报 经济导报 城市信报 青年记者 小记者 国际日报山东版

      您的位置: 大众网首页 -> 青年记者 -> 青年记者2004年第三期 

 

我这样讲故事

2004-03-16 09:42:28 

  新闻不仅可以传播信息,还可给人乐趣。新闻在提供信息的同时,如何使受众得到一种乐趣、享受,这是业内一直在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从一定程度上讲,新闻的愉悦功能关系到信息的传播效果。受众爱读爱听爱看,能给受众以乐趣的新闻,其传播效果肯定好。
  新闻之于受众,犹如买卖双方,能给买方提供最需要最合意的商品,就是商家最大的成功。那么,媒体的服务对像——受众,他们最需要什么样的新闻呢?美国马里兰大学新闻学院院长、《美国新闻学评论》主席托马斯·昆凯尔在他的文章《我们能从乡村音乐中学到什么》中,揭示了受众接受新闻的基本心理:渴求故事。
  用讲故事的形式写新闻,满足受众对于新闻的心理需求,是新闻记者乃至媒体成功的关键之一。用情节吸引人,让故事打动人,应该是记者采访、写作的基本功。
  用讲故事的形式写导语。让最新鲜、最重要、最有趣、最能说明新闻主旨的具体事例做消息的导语,让消息一开门就能见山,抓住读者的眼球。
  1993年8月,我获得一条新闻线索:临朐县杨善乡医院院长王其敬的一项科研成果WQJ-V中风预测电脑程序通过国家鉴定,专家认为它为脑血管病的预防提供了可靠依据,居国内领先水平。一个小小山乡医院医生的研究成果国内领先,这本身就有很高的新闻价值,我决定写好这条新闻。当时我手头上已经有了这条新闻的详细的基础材料,但都是些医学术语和枯燥数字,我觉得必须有一个最能说明其科研成果的先进性的具体事实来吸引读者。于是我在采访王其敬本人时,向他提出了一个要求:请给我讲一个故事,来说明你的科研成果预测中风的准确率。王其敬给我讲了一个具体事例,我把这个事例做了消息的导语:
  今年5月,临朐县杨善乡医院院长、副主任医师王其敬应邀赴京,对中央办公厅警卫局干休所105名离休干部进行中风预测。之后3个月内,预测危险组7人中,有2人因预防不力而发病,而安全组和警告组98人却安然无恙,预测之准令人惊异。
  这则消息的主体部分是王其敬和他的科研成果的背景材料。整篇消息不足500字,在《潍坊日报》发表后,新华社转发了该消息,《广州日报》、《济南日报》、《徐州日报》等媒体也采用了新华社这篇稿件,此稿获山东省地市报好新闻二等奖。
  新闻引出故事。有许多鲜为人知的有趣的故事已经成了遥远的历史,但若给它一个新闻由头,就能把这些沉睡多年的故事激活,让它成为消息的主体而公之于众。
  2000年10月26日,《潍坊晚报》一版刊登一则消息,题目是:10月25日,儿女们用特殊方式向参加抗美援朝的父亲表孝心(引题) 爸爸,今天给你过生日(主题)。消息的导语是:现已离休的曹鸿范没有想到,10月25日抗美援朝50周年纪念日这天,儿女们拿着大蛋糕过来非要给他过生日不可。虽然这天不是曹鸿范的生日,但儿女们知道,父亲把这天看得比生日还珍贵。
  这个小小的“家庭新闻”给读者造成了一个悬念:不是生日儿女们为什么给父亲过生日?紧接着,消息的主体就把一个美丽动人的真实故事娓娓道来:现已74岁的曹鸿范1951年参加了抗美援朝,曹大妈当年只有11岁,作为少先队员代表,她给远在朝鲜的志愿军写信。曹鸿范因有文化,就代表部队写回信,一来二往,一气儿通了8年信,待曹鸿范从朝鲜回国后,他非常想看看给他写信的小女孩长得什么样,结果让他大吃一惊:站在面前的是位亭亭玉立的19岁少女。后来这位少女就嫁给了比她大十几岁的“志愿军叔叔”曹鸿范......
    曹鸿范夫妇的婚姻奇缘完全可以在杂志和生活类报纸的专刊上介绍,但记者把它放在纪念抗美援朝50周年这个大背景下,用一则“家庭新闻”激活引出,用消息的形式报道,就使这条新闻和这则故事极具张力。这则消息获中国地市报新闻一等奖。
  笔者列举以上两个例子是要说明:最有力的新闻写作方法应是具体的情节描述,具体使新闻明确详细,细节使报道生动真切,使受众能“看到”记者所写的情境,甚至能嗅到、听到、触摸到。这样的新闻能够调动受众的多种感官去感受,因此,它是立体的,厚重的;新闻必须让事实说话,具体的事实描述使新闻确凿有力,而且能使受众在接受信息的同时得到愉悦,它的传播效果也必定最佳。
    (潍坊)曹小平

 

 编辑:

发表评论】【关闭窗口 

::: 专刊推荐 :::

  人  物  大众周末
  大众书画  
丰  收
  都市女性
  现代教育
  资  讯
  城市信报
  大众娱乐
  速  读
  往  事
  青 未 了
  健    康
  法  鉴
  人文阅读

::: 新闻专题 :::

-

感受海尔“流程再造”

-

每周救助一户特困家庭

-

“三农”问题政策解读

-

鲁中新闻丝路文化之旅

-

大众网 总编在线

-

第五届国际果蔬博览会

-

魅力济南 大众网报道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2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网络中心主办 Email
:webmaster@mail.dzdaily.com.cn
鲁ICP证000100号